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誤用成語出洋相.努力學習樂透透(三十二) 成語典故系列




1  huáng què zài hòu黃雀在後



成語「黃雀在後」見於漢代韓嬰《韓詩外傳》:「螳螂方欲食蟬,而不知黃雀在後,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」。



成語「黃雀在後」見於宋代黃震《黃氏日抄.范睢蔡澤》:「范睢以口舌攘穰侯之位,而蔡澤後以口舌攘之,睢所謂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也」。

       

近代使用成語「黃雀在後」見於貝光《處世之道》:「為人處世不宜見小利而忿爭,應記取黃雀在後的道理」。



現代用「黃雀在後」比喻只見眼前利益,不察後患。



詞語釋義:



攘解:排斥。



攘粵音:羊。



口舌解:搬弄事非。或以言語交涉、爭辯。



睢粵音:雖。



穰粵音:羊。

       



2  dāi ruò mù jī呆若木雞



成語「呆若木雞」見於《莊子.達生》:紀渻子替齊王馴養鬥雞,訓練了四十天,不料這隻鬥雞每當出場時,聽見別的雞啼叫時,卻沒有任何反應,“望之似木雞”。



成語原文的意思是:呆得像一隻用木頭做的雞一樣。



成語「呆若木雞」見於《二十年目睹的怪現象》:「我將他提到案下盤問時,那羅榮統呆似木雞,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」。



現代用「呆若木雞」形容呆笨或因恐懼、驚訝而發愣的樣子。

詞語釋義:



渻粵音:醒。



發愣:顯出癡呆的樣子。



愣粵音:令。      





3  jìng huā shuǐ yuè鏡花水月



成語「鏡花水月」見於《再生緣》:「水月鏡花空好看,不過是,今生如此算收梢」。



成語「鏡花水月」見於《說岳全傳》:「阿彌陀佛,為人在世,原是鏡花水月」。



成語原文「鏡中花」與「水中月」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不可實現的奢望幻想。



成語「鏡花水月」見於明代謝榛《詩家直說》:「詩有可解,不可解,不必解,若水月鏡花,勿泥其跡可也」。



現代使用「鏡花水月」借喻人生、人世或世事的不可捉摸。



詞語釋義:



收梢解:事情的結局。



梢粵音:稍。

       



4  shí jīn bú mèi拾金不昧



成語典故「拾金不昧」見於《後漢書.烈女傳》記載:



話說樂羊子有一天拾得一金餅,回家來交給妻子,妻曰:「拾遺求利,以污其行」。



樂羊子慚愧不已,設法將金餅歸還失主,並遠行求學。





成語典故「拾金不昧」見於清代吳熾昌《客窗閒話.義丐》:乃呼里長,為之謀宅於市廛,置貨立業,且表之以額曰:「拾金不昧」。



近代使用「拾金不昧」見於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除了當時給他送了一塊「拾金不昧」的扁額之外,並把當鋪的門前讓他開了一爿餃子鋪。



現代使用「拾金不昧」形容不把撿到的財物,藏起來據為己有。 



詞語釋義:



昧解:隱藏。



昧粵音:妹。



里長解:古代一里八十戶人家的首領,稱為里長。



市廛解:古代熱鬧的都市。



廛粵音:前。



一爿解:一家店鋪。



爿粵音:辦。      





5  míng rì huáng huā明日黃花



成語「明日黃花」見於宋代蘇軾《九日次韻王鞏》:「相逢不用忙歸去,明日黃花蝶也愁」。



成語原文的意思是:古人重陽賞菊,重陽節過後的菊花已經過時。



近代使用成語「明日黃花」見於冰心《寄小讀者》:「再經過四次月圓,我又可在母親懷裏,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的讀我一個月前,明日黃花的手書了」。



近代使用成語「明日黃花」見於《北洋軍閥史話》:「上海各報登出來的電報,有的是支離破碎,語氣不全,有的則成為明日黃花」。



現用「明日黃花」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。



詞語釋義:



明日黃花解:重陽節過後的菊花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