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

成語典故系列(二十七)要花心思才能理解的成語

1 pǐ jí tài lái否極泰來


成語「否極泰來」見於《水滸傳》二十六回:「常言道:樂極生悲,否極泰來」。

成語「否極泰來」見於《紅樓夢》十三回:「否極泰來,榮辱自古周而復始,豈人力能可保常的」。

成語「否極泰來」見於《隨唐演義》:「然後漸漸否極泰來,建功立業,加官進爵;天下後世,無不讚他功高一代,羨他位極人臣」。

現代用「否極泰來」形容惡運到了極限,好運就快會來臨。比喻事物發展到了極點,就會變化到反面。

詞語釋義:

「否」和「泰」是《易經》的卦名。

「否」表示天地閉塞不通。

否粵音:鄙。

「泰」表示天地萬物通達順利。

2 èr miàn sāndāo 二面三刀

成語「二面三刀」見於元代李行道《灰闌記》:「我是這鄭州城裏第一個賢慧的,倒說我兩面三刀,我搬調你甚的來」?

成語「二面三刀」見於《紅樓夢》:「嘴甜心苦,兩面三刀,上頭笑着,腳底下就使絆子,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,他都佔全了」。

近代用成語「二面三刀」見於林翠蓉《愛情遊戲》:「他老婆可是個笑臉虎,兩面三刀,比他利害多了」。

現代用成語「二面三刀」形容當面一套,背後一套,用心險惡。

詞語釋義:

搬調解:不加變動地照樣移用。

使絆子解:行走中腳碰到障礙而傾跌。

3 bù fēn zàobái 不分皂白

成語「不分皂白」見於《詩經.桑柔》:「賢者見此事之是是非非,不能分別皂白,言之於王也」。

成語「不分皂白」見於《西遊記》:「你怎麼不分皂白,一頓打死?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」?

成語「不分皂白」見於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既是做賊來偷,你夜晚間行事,不分皂白,怪不得你。只是事體重大,免不得報官。

現代用「不分皂白」形容不辨黑白,不分是非,不問好壞,不問情由。

詞語釋義:

皂解:黑色。

4 zuò hǎo zuòdǎi

成語「做好做歹」見於《金瓶梅詞話》:「陸秉義見劉二打得兇,和謝胖子做好做歹把他勸的去了」。

成語「做好做歹」見於魯迅《故事新編.采薇》:「叔齊只得接了瓦罐,做好做歹的硬勸伯夷喝了一口半」。

成語「做好做歹」見於《官場現形記》「那一個急了,便做好做歹,磕頭賠禮,仍舊統通答應了他,方才上輪船」。

現代用「做好做歹」形容一會兒來軟的,一會用硬的,一會做好人,一會當惡人,用盡多種方法進行勸說,或苦苦央告請求。

詞語釋義:

瓦罐解:用泥土燒成的器具。

磕頭解:叩頭。

磕粵音:合。

5 shān shān láichí 姍姍來遲

成語「姍姍來遲」見於《漢書.孝武李夫人列傳》:「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姍姍來遲」。

成語「姍姍來遲」見於清代楊懋建《長安看花記》「韻秋,芙蓉女兒,明秀無匹。姍姍來遲,媚不可言。坐對名花,遂至沉醉」。

近代使用成語「姍姍來遲」見於柏楊《不會笑的動物》:「其實步步生蓮花不見得就是纏腳,如花似玉穿着高跟鞋姍姍來遲,固也是步步生蓮花」。

現代用「姍姍來遲」形容女子走路緩慢從容的姿態或形容遲到、晚到的意思。

詞語釋義:

是邪解:古通「耶」。表示疑問的意思。

邪粵音:耶。

偏何:故意跟客觀要求或客觀情況相反。

明秀解:明媚秀麗。

無匹解:無人可配對。

步步解:形容行動謹慎端莊。


生蓮花解:形容美麗女子走路腳步輕盈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