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我們的目標:
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「地道」的普通話。
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「地道」的廣東話。
https://blog.stheadline.com/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
|
|
(3271)普通話說:崴坭(wǎi ní)
|
解釋:
金受申在《北京話語彙》中對這兩個字的解釋是:事情糟糕,但糟糕的程度不嚴重。
泥塑的兔兒爺是老北京的傳統的民俗形象,很多孩子的玩具是兔夜的形象。“兔爺”有一個突出的特點,就是耳朵特別長。因此會引起兒童的遐想:兔兒爺怎麼掏耳朵?如果掏耳朵不是只能掏出一堆泥嗎?這裡的“崴泥”兩個字,表面上是往外挖耳朵裡的泥,實際是北京的土語、比喻把事情辦壞了,或者是辦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,碰了釘子。
例如:「地裡活兒這麼忙,這兩天偏偏下雨,您說崴泥不崴泥?」
「崴泥」,應該稱之為是「棘手」。棘,是一種枝上帶刺兒的灌木,譬如酸棗樹。《詩經》“園有棘,其實之食”。說的就是帶刺兒的灌木,那上面結出的果實,可以吃。
但是,如果把帶刺兒的灌木握在手裡,那就要紮手了,所以,古人才把生活中遇到的麻煩事,說成是「棘手」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頭頭碰着黑
|
|
(3272)普通話說:砸明火(zá míng huǒ)
|
解釋:
「砸明火」指的是明目張膽、無所顧忌地對異性進行強暴,也就是所謂的強姦,是中國對強奸的另一種稱謂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施暴
|
|
(3273)普通話說:破罐子破摔(pò guàn zi pò shuāi)
|
解釋:
【表面含義】罐子既然破了,即使再摔也還是個破罐子了,也就沒必要愛護了!
破罐子破摔:罐子已經破了,又往破裡摔。比喻有了缺點、錯誤或受到挫折以後,任其自流,不加改正,或反而有意朝更壞的方向發展。
【表面含義】罐子既然破了,即使再摔也還是個破罐子了,也就沒必要愛護了!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衰到貼地
|
|
(3274)普通話說:轉腰子(zhuǎn yāo zi)
|
解釋:
1.心急火燎團團轉的樣子。例如:光轉腰子是於事無補的。
2.轉彎抹角,鬥心眼兒。例如:有話直說吧,沒必要轉腰子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囉囉攣
|
|
(3275)普通話說:沒那金剛鑽,別攬那瓷器活兒
(méi nà jīn gāng zuān bié lǎn nà cí qì huó r)
|
解釋:
瓷器活指的是修補壞瓷器,古代瓷器破了是不會扔掉的,
那時間就會讓人來維修,就會用「金剛鑽」也就是現在的「手鑽」,在破的地方各鑽上2個窟窿用細銅絲個絝起來,
就是因為在瓷器上難打孔,沒有一點功夫的是不能完成的,所以就有了「沒那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」,就是說沒有本事就不要去做完不成的事情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冇咁大個頭,唔好戴咁大頂帽
|
|
(3276)普通話說:咕咕噥噥(gū
gū nóng nóng)
|
解釋:指小聲說話。
出處1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7回:「到了自己房中,將東西丟在一邊,嘴裡咕咕噥噥自言自語道:這個又算了個什麼兒呢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阿支阿咗
|
|
(3277)普通話說:多嘴多舌(duō zuǐ duō shé)
|
解釋:
很多嘴,很多舌頭。形容到處插嘴,搬弄是非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八卦
|
|
(3278)普通話說:抬槓(tái gàng)
|
解釋: 抬槓是一個漢語詞彙,亦稱「抬桿子」,原指通過拎環懸掛容器於其上,並由兩人抬著的棒;亦指爭辯,頂牛。
中國內陸的北方,很早就殘存著一種習俗,那就是所謂的「抬槓會」—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這一天,由身強力壯的人抬著竹槓,上面有轎子,一個伶牙俐齒的小丑坐在裡面。那幾個人抬著竹槓和轎子在人群裡穿梭,圍觀的人則和那個小丑隨機式的比賽鬥嘴,甚至用自認花巧的話來對罵。
這種「抬槓會」,在滿族進入中原後,成了中國人「抬槓」的起源。
而這種「抬槓」,當然不限於清朝的時代,而是被今日的台灣所繼承,並發揚光大,成了「台灣口水」裡最主要的成分;
「抬槓」是一種藉著機伶巧詐的嘴上工夫指責別人,而同時也閃避別人指責的文化習慣。
「抬槓」是一種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口水浪費,東拉西扯,似是而非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包頂頸
|
|
(3279)普通話說:壓隊(yā duì)
|
解釋:
1跟在隊伍後面保護或監督
2體育比賽一個隊中最後一個參加比賽的隊員
2接力賽中的壓隊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包尾
|
|
(3280)普通話說:吹牛不怕閃了舌頭
(chuī niú bú pà shǎn le shé tou)
|
解釋:
吹牛,又叫吹牛皮,吹法螺,指「說謊」或者「說話不根據事實,誇大或浮誇話的內容」。
一般吹牛都是形容沒有實力,還喜歡裝作自己很厲害的人,這一類人一般都沒有人願意和其交流。
據專家考證,“吹牛(皮)”一詞起源於黃河上游一帶。
古代的交通不太發達,當黃河流經青海、甘肅、寧夏、陝西等省境內時,因沿途水急灘險多流沙,很難行舟(木製船難操縱還常被撞壞)。因此黃河上游沿岸的居民為解決渡河運輸上的困難,就想出了「皮筏代舟」的辦法。
當人們宰殺牛、羊時,先剝下牛、羊的整張毛皮,然後用鹽水將整張毛皮脫毛,再把植物油塗抹在四肢及頸部,最後將其浸水、曝曬,讓整張皮變得鬆軟後用細繩將其縫製成袋狀,只留一個小孔。
對著小孔吹足氣後,將小孔封緊,然後把多個皮袋固定在木排下,如此就製成一個皮筏了。
當然,在古代是沒有打氣筒可利用的,要想將羊皮袋灌飽氣,就只能靠嘴吹了。
雖然羊皮袋體積較小,可以用嘴直接吹起,但是吹的人也要體格強壯、肺活量很大才能吹得起。而牛皮袋由於體積太大,想用嘴直接吹起來根本就不可能。
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滿氣,通常就必須由幾個肺活量大的成人,輪流往牛皮袋裡吹氣。
因此,在黃河上游一帶,如果有人說他能吹起牛皮袋,當地的人聽了,沒人會相信,都會認為他是在說大話;而對喜歡誇口炫耀自己的人,當地居民往往會說∶「你要真有本事,就到黃河邊上去吹牛皮好了!」從此,「吹牛(皮)」不僅成了「誇口說大話」的代名詞,並逐漸流傳開來了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飽死
|
|
(3281)普通話說:乒乒乓乓(pīng pīng pāng pāng)
|
解釋: 象聲詞。形容響聲。
出處1《說岳全傳》第十七回:「二人跳下岡子來,擺開兩條鐵棍,乒乒乓乓,將番兵打得落花流水。」 出處2西戎《女婿》:﹝青枝爹﹞生了氣,乒乒乓乓,把老伴罵了一頓。 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乒鈴唪唥
|
|
(3282)普通話說:蘿蔔青菜,各有所愛
(luó bo qīng cài gè yǒu suǒ ài)
|
解釋:
比喻每個人有不同的愛好。 出處王涵《步入人生.無可爭辯的爭辯》我愛看泰山日出,你喜見長河落日,蘿蔔青菜,各有所愛,趣味不一,悉聽尊便。” 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各花入各眼
|
|
(3283)普通話說:守得雲開見月明(shǒu
dé yún kāi jiàn yuè míng)
|
解釋:
引自《水滸傳》
“莫語常言道知足,萬事至終總是空。理想現實一線隔,心無旁騖腳踏實。
誰無暴風勁雨時,守得雲開見月明。花開復見卻飄零,殘憾莫使今生留。”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一天光晒
|
|
(3284)普通話說:人老奸,馬老滑,兔子老了不好抓
(rén lǎo jiān mǎ lǎo huá tù zi lǎo le bù hǎo zhuā)
|
解釋:
人老了,經歷了一生的風風雨雨,終能總結出許多為人做事的經驗和教訓,因而,識別是非能力較強,不容易上當受騙或為人愚弄,有一個多思多慮的頭腦。
一匹馬被人役使了多年後.就開始變“滑”了。它知道什麼路好走,怎麼幹活省力……而,所以老馬識途,它的經驗和本能就是它最大的財富。
人老了不會像靑年人那樣精力充沛,行動利落,效率高而且快;馬老了,也不會像壯齡的馬那樣體壯力強,役使時得心應手。
他們的收穫就是“奸宄”, 也就是“滑頭”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人老精,鬼老靈
|
|
(3285)普通話說:照看(zhào kàn)
|
解釋:
照看,基本意思為照料;看顧。
出處1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九回:「這番寄書來約這門生進京,要照看他。」
出處3楊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七章:「張先生 人很老實,又閱歷不多,你多照看她吧!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幫下眼
|
|
(3286)普通話說:遠來的和尚會唸經
(yuǎn lái de hé shàng huì niàn jīng)
|
解釋:
遠來的和尚會念經,比喻從外面來的人或物受到重視,被認為有才能或好,有諷刺意味。
例句:這次提拔部門經理不從本公司內部提拔,還非到外邊去招聘,這還真是外來和尚會念經啊。
語句分析:遠來的和尚和近處的和尚相比,瞭解認識的知識範圍不同,聽眾就有新鮮感;人和人有距離,聽眾就有神秘感;組織遠來的和尚念經,念經者自然覺得自己高人一等,加上精心準備,暢所欲言的發揮,念經的效果會更好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本地姜唔辣
|
|
(3287)普通話說:吃不了兜着走(chī
bù liǎo dōu zhe zǒu)
|
解釋:
1.比喻不識大局,惹出了事或造成了不良後果必須自己承受。
2.原是方言俗語,流傳開後,它的原意人們有意或無意地淡忘了,反倒是它帶著警告、威脅語氣或玩笑說話的引申義,為大家所熟知,其意即指:「出了問題,(你)要承擔一切後果」或「有你好看,從此你就讓我慢慢磨吧」。
「吃不了兜着走」故事來源:
黃河邊上有個潘老漢,他做得一手好包子,大家都愛來買。過路人覺得好吃就想帶走幾個,但沒有包囊不方便。
他就派人買了些白布,做成小布袋,為客人提供方便。
他去世後,他的兒子接過了包店。可是潘老漢的兒子不思上進,包子的品質一天不如一天。每當有人來吃包子,他就讓人買很多。客人說:我吃不了啊!他回答說:「吃不了,兜著走嘛!」
結果,人們都被嚇怕了,包子鋪也關門了。從此,“吃不了,兜著走”這句話就傳開了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食死貓
|
|
(3288)普通話說:敲竹槓 (qiāo zhú gàng)
|
解釋:
說法一:
說法二
清朝末年,鴉片走私十分嚴重,走私販子為躲避關卡檢查,挖空心思藏匿鴉片。水上走私的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製的船篙裡,隨船從水路運往各地。一天,一艘商船駛至浙江紹興碼頭,緝私官帶人上船檢查,查遍了船艙的每個角落也沒發現鴉片。
這時,一個師爺吸著長煙筒,漫不經心地走到船艄,信手在撐船的竹篙上敲煙灰,敲得竹篙“嘟嘟”直響,別人沒有反應,船主卻嚇得面色大變,驚覺師爺已看透了秘密,慌忙把這位師爺請到後艙,掏出大把的銀票悄悄塞給他,請他關照,不要再敲竹篙了。師爺得到銀子便沒說什麼,隨緝私人員下船去了。此後,“敲竹槓”便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,並一直沿用下來。
說法三
還有一說:清朝末年,市場上小額的買賣,以銅錢作為單位,店家接錢後便丟在用竹槓做的錢筒裡,晚上結賬時再倒出來,謂之“盤錢”,又稱之為“盤點”。當時上海城裡有家店鋪,老闆很不老實,陌生顧客進門,往往隨意提價。每當伙計在接待顧客時,店主就敲竹槓一下,示意提價。
說法四“敲竹槓”的故事:
當地的貪官污吏、豪紳惡霸聽到風聲,趁著義軍剛攻進四川的混亂,帶著他們搜刮來的綾羅綢緞、金銀珠寶,捆的捆,裝的裝,紛紛逃出城去。
張獻忠得到禀報,立即下令,派人嚴密把守城門,對出城人所帶箱籠包裹,一律嚴格檢查。哪個膽敢放走攜帶貴重財物的人出城,格殺勿論。
四川的成都知府平日無惡不作,壓榨百姓的民脂民膏,積累下萬貫家財。如今成都被攻佔。看著家中的金銀珠寶無法運走,心急如焚。知府在自家的後花園歇息時,看見花園中栽種的竹子,忽然心生一計。命自己家的家丁將竹子鋸下,截成丈把長的竹槓,打通中間的竹節,將金銀珠寶放入其中。將竹槓封好後,把家人與自己喬裝打扮成老百姓,想將裝有金銀珠寶的竹槓運送到鄉下,暫避風頭。
裝有竹槓的車,來到城門口時,被看守城門的義軍攔下。義軍問:「你們幹什麼的?」知府連忙上前點頭哈腰地說:「我們是做小本生意的,販點竹子,準備運回鄉去賣。」
一個義軍上前圍著車子仔細看了一遍,見車上裝的都是竹槓,沒什麼貴重東西,就想揮手叫他們出城。
這時,一個在旁邊抽旱煙的老義軍覺得奇怪。老義軍一邊吸煙,一邊想:楠竹出產在鄉間,做生意的人都是從鄉下拉竹子進城賣,哪有從城裡頭拉竹子到鄉下去賣的?
想到這兒,就拿起煙袋杆兒走到車子邊上,舉起煙桿對著車子上的竹槓要敲掉煙鍋裡頭的煙灰。
知府一見,大吃一驚,趕忙上前拉著老義軍的手,塞給他兩錠銀子,說:兩位辛苦了,這點小意思,請兩位喝茶。
老義軍一見,更覺得竹槓裡頭有鬼,甩開知府,還要去敲。此時正好張獻忠來巡查,知府一見,來了個惡人先告狀,跪在張獻忠面前。說老義軍向他敲詐財物。張獻忠一聽,勃然大怒。老義軍見此狀,便上去與張獻忠耳語幾番。張獻忠一聽,拔出大刀,將竹槓一分為二,金銀珠寶散落一地。
於是,便留下了這麼一個“敲竹槓”的故事!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收買路錢打腳骨
|
|
(3289)普通話說:八字沒一撇(bā
zì méi yì piē)
|
解釋:
八字還沒一撇: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。
試想想,「八」字是怎麼寫的?第一筆是“丿”,第一筆“丿”都沒寫,怎麼會有完整的“八”字呢?
“八字還沒一撇”最開始是用來形容男女婚姻的,“八字”是指男女的生辰八字。
舊時有個俗稱叫做“發八字”,即正式定親之意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十劃都未有一撇
|
|
(3290)普通話說:黑不溜秋的(hēi
bù liū qiū de)
|
解釋:
黑不溜秋是漢語詞彙,解釋為顏色深黑常形容黑得難看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黑古勒特
|
|
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
11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