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

谷歌網站成語錯別字訂正及辭義解釋(27—28課)


谷歌網站成語錯別字訂正及辭義解釋(27—28課)
(共53課次)(分析1663條成語)
27
àn bù dāng
chē
(按)步當車

ān bù dāng
chē
(安)步當車
安步解:形容慢慢的往前行,當作坐車。

當車解:作為。

1步解:步:古時以五尺為一步,“步步”表示距離短。軍隊每向前推進一步就設下一首營壘。形容防守嚴密,行動謹慎。
例:步步為營
【出處】: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1回:“可激勸士卒,拔寨前進,步步為營,誘淵來戰而擒之。”

【成語故事】步步為營

三國時代,魏、蜀兩國相互爭戰多次,各有勝敗。有一次,蜀軍派大將黃忠和嚴顏巧計奪取天盪山之後,劉備計劃要攻佔定軍山,並進而攻下關中。於是,就派遣黃忠和法正共同出兵征討。
另外,棄守天盪山的魏將張嗔和夏侯尚兩人,決定投奔鎮守定軍山的夏侯淵。兩人見到夏侯淵後,除說明天盪山已失守,並請夏侯淵速奏魏王,派遣精兵猛將前來接應,共同對付蜀軍。曹操得知消息後,為確保漢中勢力,決定親自領兵四十萬出征。
黃忠和法正領兵屯紮在定軍山口,多次向魏軍挑戰,夏侯淵就是堅守不出。蜀軍想要進攻,又怕山路危險,無法衡量敵情,所以只好據守。這天,士兵通報曹兵下山來挑戰。黃忠原本要帶兵出戰,但副將陳式自告奮勇,願意出兵迎戰。於是,陳式領兵和曹兵夏侯尚交戰,夏侯尚詐敗逃走,陳式繼續追趕。到半路時,山上突然丟下木頭、石塊,令軍隊無法前進。
陳式正想撤軍時,夏侯淵突然帶兵從後頭出現,陳式來不及抵擋,被夏侯淵活捉,士兵、隨從大多投降。
有一些敗軍逃回,向黃忠報告陳式被捉,黃忠急忙找法正商議。法正說:「夏侯淵為人輕浮急躁,只憑仗膽量,沒甚麼謀略。我們可藉此激勵士兵,拔營後前進,步步為營,引誘夏侯淵出戰,設法將他擒服,這就是變被動為主動的作法。」
黃忠就按照法正的辦法進行,把所有的東西,全部用來犒賞三軍,士兵受激勵而歡聲雷動,願效命與曹兵決一死戰。黃忠當日就拔營出發,步步為營,每前行一程,就建營壘住幾天,嚴防敵人襲擊,之後再前進。不久,夏侯淵果然中計,夏侯尚被黃忠活捉,並用他將陳式交換回蜀營。
後來,「步步為營」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,用來比喻行事小心謹慎,防備十分周密。

2步解: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。年齡高艱於步履者,並聽策杖,仍令舍人護衛扶之。
例:步履艱難
【出處】《宋史·章宗經三》念見劉,頸荷欠徽,手交木葉,顏色枯槁,步履艱難。
  
3步解:比喻周密佈置。
例:步線行針
【出處】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二折:“那怕你指天畫地能瞞鬼,步線行針待哄誰?

1安解:安:安然,坦然;之:代詞,指人或物;素:平常。安然相處,和往常一樣,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。
例:安之若素
【出處】:清·範寅《越諺·附論·論墮貧》:“貪逸欲而逃勤苦,喪廉恥而習諂諛,甘居人下,安之若素。
2安解:土:鄉土;重:看得重,不輕易。安於本鄉本土,不願輕易遷移。
:安土重遷
【出處】: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安土重遷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願也。”

3安解:指軍隊駐紮。亦作“安營下寨”。
例:安營紮寨
【出處】1元無名氏《隔江鬥智》第二折:“﹝周瑜﹞如今在柴桑口,安營紮寨,其意非小。”
【出處】2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回:“眾諸侯亦陸續皆至,各自安營下寨,連接二百餘裡。”【出處】3清李漁《奈何天·攢羊》:“我料他遇了大雪,不辨程途,一定要安營下寨。”

1暴解:暴戾:兇惡、殘暴;恣睢:任意做壞事。形容兇殘橫暴,想怎麼幹就怎麼幹。
例:暴戾恣睢
【出處】:《史記•伯夷列傳》:“暴戾恣雎,聚黨數千人,橫行天下。”

2暴解:暴:損害,糟蹋;殄:滅絕;天物:指自然生物。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。後指任意糟蹋東西,不知愛惜。
例:暴殄天物
【出處】:《尚書•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無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
3暴解:暴:暴烈,急躁。急怒叫跳,像打雷一樣猛烈。形容又急又怒,大發脾氣的樣子。
例:暴跳如雷
【出處】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:“我有親父 兄,性行暴如雷。”

(按)【粵音】(案)
(安)【粵音】(岸)
(步)【粵音】(暴)
(慢)【粵音】(卍)

(卍)【粵音】(萬)
(卍)字的解說:
古代的一種符咒、護符或宗教標誌。通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。
武則天長壽二年(西元 6 9 3年),制定此字讀為(萬)音。
意謂「吉祥萬德之所集」。
古時在印度、波斯、希臘等國家都有出現;婆羅門教,佛教均加以使用。
也是德國納粹黨徽。希特勒認為:(卍)字象徵「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鬥爭的使命」;在希特勒統治時期,(卍)字成為暴力和血腥的象徵。

佛教認為(卍)字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。
【卍字的哲學定義】
“卍”字元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的一種符咒,也是佛教和印度教的標誌,代表佛教和印度教的教義之用。
月牙山人述曰:卍字是運動的十字,十字由橫一和豎一組成,其意義在於教育眾生擁有善良、仁愛、寬容、平等、和諧的本體同時,要樹(豎一)個志向目標,保持獨一不二,堅持恆一(橫一)的目標十年。十字的運動代表精進與智慧,卍字代表了三昧的境界,即專於一境,眾生大勢可至。

1岸解:志氣高傲,目空一切。
例:持功岸忽
【出處】新唐書·卷 2 0 7宦者傳上·魚朝恩傳:「朝恩資小人,恃功岸忽無所憚。」

2岸解:道貌:正經嚴肅的容貌;岸然:高傲的樣子。指神態嚴肅,一本正經的樣子。
例:道貌岸然
【出處】: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黃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

1萬解:喑:啞。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。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。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。
例:萬馬齊喑
【出處】1宋·蘇軾《三馬圖贊》序:“時西域貢馬……振鬣長鳴,萬馬皆瘖。”
【出處】2清·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:“九州風氣恃風雷,萬馬齊喑究可哀。

2萬解:芳:香,指美名。好名聲永遠流傳。
例:萬古流芳
【出處】1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排調》:“頭責秦子羽雲。”劉孝標註引張敏《頭責子羽文》:“子欲為名高也,則當如許由、子威、卞隨、務光,洗耳逃祿,千載流芳。”
【出處】2元·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三折漢廷黯忠,唐室魏徵良,見如今千載明揚,萬古流芳。

2萬解:佛教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一個過程為一劫,萬劫就是萬世的意思。指永遠不能恢復。
例:萬劫不復
【出處】 1: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十九:“莫將等閒空過時光,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,不是小事。”
【出處】 2: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學界的三魂》倘使連這一點反抗心都沒有,豈不就成為萬劫不復的奴才了?
28
páng zhèng bó yǐn
旁(證)博引

páng zhēng
 yǐn
旁(徵)博引
旁徵解:廣泛地引用材料或例證作為依據,以表示證據充足。

博引解:作為推理依據,以表示論據充足。
旁證解:主要證據以外的證據。
1正解:正本:從根本上整頓;清源:從源頭上清理。從根本上整頓,從源頭上清理。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例:正本清源
【出處】1:《漢書·刑法志》:“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,刪定律令。”
【出處】2《晉書·武帝紀》:“思與天下式明王度,正本清源。”
2正解:謂神色嚴肅。
例:正容亢色
【出處】:茅盾《第一階段的故事》五:“‘這就該說是‘上海的外國小姐’才對呀!’趙夫人正容亢色地說。”
3正解:襟: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著。整一整衣服,端正地坐著。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。
例:正襟危坐
【出處】: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宋忠、賈誼瞿然而悟,獵纓正襟危坐。”
【成語故事】正襟危坐

司馬季主是西漢楚國人,在長安東市卜卦。一天,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賈誼都剛好放假,於是在一起討論先王聖人治國之道,並廣泛地探究世道人情,兩人相視慨嘆。
賈誼說我聽說古代的聖人,如果不在朝廷當官,就一定在蔔者或醫生行列中。我已見識過三公九卿及朝中士大夫,他們的人品才學都已瞭解。我們就去看看蔔者的風采吧!”
兩人同車來到市集,在占卜的店鋪遊逛。天剛下過雨,路上行人很少,司馬季主正閑坐在店中,有三、四個弟子陪侍他,正講解天地間的道理,日月運轉的情形,陰陽吉凶的本源。他們二人進來向司馬季主拜了兩拜,司馬季主打量他們的容貌,好像是有知識之人,就還禮作答,叫弟子引他們就坐。
坐定之後,司馬季主重新講述前面的內容,分析天地自然運行規則,日月星辰的運行法則,區分仁義的差別關係,列舉吉凶禍福徵兆,聽起來都很有道理。這使得宋忠、賈誼十分驚異而有所領悟,連忙把帽子戴正,系好帽帶,並整理衣襟,端正的坐好後,才開始發問。
後來,“正襟危坐”被演變為成語,形容莊重恭敬的樣子。

1徵解:旁:廣泛;征:尋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指說話、寫文章引用材料作為依據或例證。
例:旁徵博引
【出處】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·清之人情小說》:“寶釵妙玉則從徐說,旁徵博引,用罰甚勤。”

2徵解:信:確實;征:征驗,證據。可靠而且有證據
例:信而有徵(征)
【出處】:《左傳·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。”

(證)【同義】(正)
(徵)【同義】(貞)
(博)【粵音】(膊)
(據)【粵音】(遽)
1博解:博士:古時官名。博士買了一頭驢子,寫了三紙契約,沒有一個“驢”字。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。
例:博士買驢
【出處】: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鄴下諺曰:博士買驢,書券三紙,未有驢字。”
2博解:博:廣泛;濟:救濟。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。
例:博施濟眾
【出處】:《論語·雍也》:“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,何如。”

3博解:聞:見聞。形容知識豐富,記憶力強。
例:博聞強識
【出處】1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聞強志,不合王制,君子賤之。”
【出處】2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博聞強識而讓,敦善行而不怠,謂之君子。”
【出處】3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博聞強志,明於治亂,嫻於辭令。”
1遽解:(噩粵音:嶽)言語神色粗暴急躁。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。
例:疾言遽色
【出處】:《後漢書·劉寬傳》:“雖在倉卒,未嘗疾言遽色。”
2遽解:驟然,突然。
例:遽爾作古
【出處】魯迅 《彷徨·孤獨者》:“他的從堂兄弟卻又來周旋,說舍弟正在年富力強、前程無限的時候,竟遽爾作古了。”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