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

162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
162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我們的目標:
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「地道」的普通話。
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「地道」的廣東話。


6201)普通話說:嘎七馬八(gǎ qī mǎ bā
解說:
「嘎七馬八」形容做事毫無條理,亂七八糟。
出處老舍《駱駝祥子》十七:「在這麼想到兒子的時候,他就嘎七馬八的買回一大堆食物,給他們倆吃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沙哩弄銃
粵語「沙哩弄銃」形容做事輕率魯莽,把事情弄得亂七八糟,
一味敷衍了事。
例句:佢哋沙哩弄銃噉就話做完,真係唔知品質點樣?
(他們呼嚕嘩啦就說做完了,真不知道質量怎樣?)

6202)普通話說:忙裡偷閒(máng lǐ tōu xián
解說:
「忙裡偷閒」是成語,意思是在繁忙中抽出一點空閒時間。
形容善於調劑時間,在忙碌中抽出一點時間來做別的不關重要的事,
或者消遣。
出處1宋·陳造《同陳宰黃簿遊靈山八首》:「宰雲:吾輩可謂忙裡偷閒,
苦中作樂。」
出處2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四十九回:「原來阿妹去看瀑布,
可謂忙裡偷閒了。」
出處3宋·黃庭1653堅《和答趙令同前韻》詩:「人生政自無閒暇;
忙裡偷閒得幾回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吊頸都要唞吓氣
廣州話「吊頸都要唞吓氣」,比喻再忙也得休息。
「唞」是粵方言字,本字是「呴」;
根據《玉篇》:呴,亦噓。
「唞」可解作歇息、抖氣、喘息、抖下、休息一下。
例句:
你今日都做咗好多嘢喇;不如聽日再做啦,吊頸都要抖下氣呀。

6203)普通話說:礙手礙腳(ài shǒu ài jiǎo
解說:
「礙手礙腳」是成語,形容影響他人做事;讓人感到不方便。
也可指做事多方受阻;難以順利做事;
也可指妨礙他人做事;使人感到不方便。
礙;妨礙;阻礙。
出處1明‧淩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三十二卷:「後邊有些嫌忌起來,
礙手礙腳,到底不妙。」
出處2清‧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寶釵因說道:「咱們別在這裏
礙手礙腳。說著,和寶玉等便往迎春房中來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唔好阻住個地球轉
粵語「唔好阻住個地球轉」只是形容一個人妨礙別人做事,
自己則是越幫越忙。
【地球小統計】闡述:
直徑12756公里
質量 5.98×1021
體積 1.08×1012立方公里
衛星數目 1
平均溫度 15℃
自轉軸傾斜() 23.5
自轉週期(地球日) 1
公轉週期(地球日) 3656小時
現階段人類冇可能阻住個地球轉;
人類永遠不可以阻地球轉,「咪阻住個地球轉」只是形容一個人妨礙人或事,表達對他的不滿而已。

6204)普通話說:苦不可言(kǔ bù kě yán
解說:
「苦不可言」是成語,形容痛苦或困苦到了極點,已經不能用言語來表達。
出處1宋· 李昌齡《樂善錄·劉貢父》:「晚年得惡疾,鬚眉墮落,鼻樑斷壞,苦不可言。」
出處2清·古吳墨浪子《西湖佳話 ·六橋才跡》:「不料一時大旱起來,飢荒疫病,一齊發作,百姓苦不可言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大石壓死蟹
「大石壓死蟹」是廣東一句歇後語,即是「有話不能講,有苦不能吐」。
一般用在上班族,在商業上,老闆是最大,財雄勢大,說一不二,
工人是不可以討價還價。
常用於工人受到老闆太大的逼壓,忍受不住而爆發,
意思是你在用自己的勢力逼我屈服,毫無道理可言。
【大石壓死蟹】的來源:
這個廣東話來自於清朝的一件冤案。
話說在雍正年間,廣州石井一帶有個地區小官,人稱祝巡檢。別看祝巡檢官職不高,但為人清廉,在當地頗有口碑。
這天,一個衣衫襤褸,滿面泥灰的人跌跌撞撞地跑進衙門。
此人叫「梁天來」,他表哥是當地有權有勢的大財主「凌貴興」。
凌貴興為人蠻橫霸道,又極為相信風水,結果聽風水佬說
表弟梁天來的祖屋是一風水寶地,住在那裡可以保佑他世代發達,
便連兄弟情都不顧,要趕走表弟全家。
遭到梁家拒絕後,慘無人道的凌貴興居然使出放火燒死梁家一家的陰招來。
從火中逃出來的梁天來便跑到祝巡檢這兒報案來了。
要說起這天殺「梁天來」全家的凌貴興,仗著自己家財萬貫,
早就重金買通了知府甚至巡撫。
聽說表弟跑到祝巡檢那兒去了,他冷笑一聲,抓了五百兩白銀來到衙門,
不用多說,又是要行賄了。
祝巡檢怎麼會沒聽說過凌貴興的大名和他的惡行?
雖說他對這髒錢嗤之以鼻,但是迫於無奈,只好收下。
事後祝巡檢苦苦思索對策,想出一妙招,把五百兩銀子打成一隻「銀蟹」,
擺在花盆裡,用石頭壓住,一來保留證據,二來也是提醒自己要
不遺餘力地追查此案。
藉著祝巡檢的暗中支持,梁天來成功進京上告,在朝廷的親自查辦下,
凌貴興和一眾貪官均被嚴厲查辦,祝巡檢的「銀蟹」自然也起到了重要的
物證作用。
百姓們對此案的明查拍手稱快,「大石壓死蟹」這個詞也在坊間傳開了。

6205)普通話說:如坐雲霧(rú zuò yún wù
解說:
「如坐雲霧」是成語,意思是:
(1)像坐在雲霧裡一樣。比喻頭腦糊塗,無法辨析事理。
(2)比喻昏昧不明、茫無所知;即比喻一個人茫然無知,毫無主張、見識。
出處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勉學》:「及有吉凶大事,議論得失,蒙然張口,如坐雲霧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戇居居
香港人(一般是上班族),一旦遇到一些效率慢,做事還一塌糊塗的同事,
就會忍不住跟他說一句:
醒少少當幫忙啦,戇居居食煎堆!
意思是你做事可不可以聰明一點?
有怪責的意思;
其實說對方實在是太蠢了。
其實,「戇居」是形容詞,通常是罵人呆鈍、愚拙,或做了一些蠢事。
此外,此詞延伸出亦可指別人目光呆滯,但性質比較溫和,而且
層次略帶不同,通常看見有人在發愣,或神態呆滯,雙眼無焦點的
似是神遊太虛,便可稱他「戇居居」的樣子。

6206)普通話說:三斤鴨子二斤嘴(sān jīn yā zi èr jīn zuǐ
解說:
通常人們諷刺誇誇其談的人是「三斤鴨子二斤嘴」。
「三斤鴨子二斤嘴」是諺語,只有老南京人能夠真正理解它的涵義,
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,這一句話的意思亦不盡相同。
從字面上看,這話還真有幾分讓人忍俊不禁,
你想啊,一隻鴨子總共只有三斤重,倒有二斤半的分量長在了嘴上,
扛著那麼一張重量級的大嘴巴,似乎能夠「說」遍天下無敵手了。
實際生活中,這一句話多形容某人明明做錯了事,卻巧舌如簧地拒不認錯、
百般狡辯,強詞奪理、不可理喻了。
【三斤鴨子二斤嘴】闡述:
這是一句帶調侃的話;
話說見到這樣一件事情:
南京城南曾經有很多細窄街巷,一毛頭小伙子騎著自行車拐彎,
「車把」撞了路人一下,他卻不肯認錯,在那裡百般辯解。
很快四周圍了一圈人,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不急不忙地走上前去,
拍了一下他的肩膀,語重心長地說:
「小伙子啊,該是誰錯就是誰錯了,人不能“三斤重的鴨子兩斤半的嘴”,
我說的阿對啊?」
小伙子神色尷尬,連說了兩聲「對不起」,趕緊低頭推車走了;
而被撞的人彎彎胳膊伸伸腿,感覺沒事,也離開了。
僅僅是這麼一句,半是玩笑半認真的話,竟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偶爾,老鄰居或熟人之間也會用這一句話開個玩笑,
例如甲看看乙,笑著對丙說:「你真是三斤重的鴨子兩斤半的嘴噢,
厲害呢。」
意思就是說,你就是糊起半邊嘴來,我也說不過你哎,我們只好聽你的了。」
大家都忍不住笑了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三斤豬頭得把嘴
「烤乳豬」乃是廣東人喜宴的頭盤菜;
三斤豬頭擺上桌,嘴巴就已佔了一大半。
如果把這種特點「映射」到人身上,就能形像地形容那些
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)的人了。
所以「三斤豬頭」,意思亦係「得把嘴」了。
點解呢?
一個豬頭才三斤重,除了嘴巴就沒什麼了。
比喻光靠嘴巴空講話的人。

6207)普通話說:華而不實(huá ér bù shí
解說:
「華而不實」,形容花開得好看,但不結果實。
比喻外表好看,內容空虛。
華:開花。
出處1《左傳.文公五年》:「且華而不實,怨之所聚也。」
出處2漢.王充《論衡.書解》:「夫人有文質乃成,物有華而不實,有實而不華者。」
【成語典故】
話說廣東人無乜幾個人無聽過劉伯溫的,就講講佢啦!
有一年夏天,劉伯溫在街上散步,睇到有一個小販賣柑,啲柑就個個金光閃閃,新鮮飽滿,劉伯溫好驚奇,乜夏天仲有咁靚的柑嘅!
就同佢賣咗幾個返屋企吃,點知剝開柑皮,裡面的肉就乾蒸蒸,
好似爛棉絮一樣,於是就擰住啲柑,怒氣沖衝咁返轉頭揾小販晦氣。
點知嗰小販就定過抬油,同佢正正經經咁講,「我賣柑咁多年,
都無人話唔滿意的,只得你一個人有意見,宜家世上呃人的事周圍都是,
點止我一個呢?我就話呃你幾個柑,好多貪官污吏道貌岸然,一本正經,
但實際上腐敗到極,佢地唔就是好似我賣的柑咁樣,表面上如金似玉,但內中卻是爛棉絮的咩!」
劉伯溫聽完之後,啞口無言,之後就有咗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」呢個成語啦。在廣東話裡面,有一句啱啱對應住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」意思的俗語,
就是「好眉好貌生沙蝨」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好眉好貌生沙蝨
「好眉好貌生沙蝨」用以形容人表裡不一,猶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。
好眉好貌生沙「蝨」是粵語。
蝨:粵音:室
(不是蚤)
蚤:粵音:組〔例如:跳蚤市場〕
「好眉好貌」就容易理解,即是話一個端正,好睇的外表。
那麼「生沙蝨」是乜嘢嚟架?
其實「生沙蝨」指的並唔是人,而是「番薯」。
鍾意吃番薯的朋友可能會留意到,從街市買返來的番薯,有啲外表
睇落去好是正,睇唔出有乜嘢問題,但是如果你捏咗皮,就會發現薯身
上面生滿一個個黑色的「窿仔」。
煮熟之後,呢啲「黑窿」就會發出難聞的氣味,唔話吃了,聞都頂佢唔順,
呢啲內部生滿黑窿的番薯,就叫做「生沙蝨」,同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」
的「柑」完全一樣,睇得就唔吃得。
從動物學意義來說,「沙蝨」是一種最小的蝨子,指因沙蝨進入皮膚
引起的疾病。
這個俚語中的「沙蝨」指象鼻蟲的幼蟲進入紅薯引起病變的斑塊,其特徵是紅薯「生沙蝨」的部位表皮完好,但「斑塊」部分有異味。

6208)普通話說:刀過竹解(dāo guò zhú jiě
解說:
「刀過竹解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刀一劈下去,竹子立即分開。
形容事情順利解決。
出處清‧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五回:「後來,果然辦得水到渠成,刀過竹解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有把炮
粵語意思是說對一件事有解決的辦法
「把」=拿著,這個把和「把酒論英雄」的「把」是一個意思;
「炮」=手槍;
當其他人都不拿槍,那麼拿槍的人就能說事;
所以引申到「把炮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「有能耐」、「有本事」。
一般指「有辦法」就能「解決問題」的意思。
例如說,你咁「有把炮」,就是說你「真有本事」的意思。

6209)普通話說:口不應心(kǒu bù yìng xīn
解說:
「口不應心」是成語,意思指心口不一致。
出處1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·夫人停婚》:「俺娘好口不應心也呵。」
出處2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恆言》卷八:「官人,你昨夜恁般說了,卻又口不應心,做下那事!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把口唔修
廣東人形容口沒遮攔且出口傷人叫「把口唔修」,又叫「口臭」。
這個俚語中「修」作動詞用指修行。
粵語「修」又指整治,例如「冇修」。
「修」是本字,俗義指「修行」。
廣東人形容人唔識得喺適當嘅時候收聲,講咗啲唔應該講嘅嘢
就叫「把口唔修」。
【把口唔修】闡述:
好人的嘴相,平常是自然閉合的,或者微微露一條細縫,亦算合格,
否則就可能會犯了以下忌諱:
不修口德,噏得就噏,稱呼人少,得罪人多,如果個口平時不但合不攏,
而且上下唇之間形成一個空洞,好像燒烤生火起爐時用口去吹火狀,
這個名堂叫「吹火嘴」,名為「吹火」。
吹火嘴又稱「雷公嘴」,廣東人又名為八婆嘴。此嘴的特徵是嘴唇明顯向前,似吹火狀,故名。
有此嘴的人主要是為人愛說是非,喜歡與人爭吵,一定要在嘴上佔上風才會罷休;口無遮攔,出口傷人,以至於常惹災禍。

6210)普通話說:矯揉造作(jiǎo róu zào zuò
解說:
「矯揉造作」是諺語,形容故意做作;表現得極不自然。
矯:使彎曲的變成直的;
揉:使直的變成彎的。
一般指詩文等過于雕飾;也指人的姿態、態度不自然。
出處1 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一回:「黛玉攔道: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;矯揉造作了。」
出處2《鏡花緣.第二回》:「若唐花不過矯揉造作,更何足道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娿哿(屙個)
形容人姿姿整整、過份矯揉造作,拘泥於細節、三心兩意、猶豫不決。
粵語叫做「屙個」,又寫作「柯個」、「鵝哥」。
這些都是借音字,其正字怎麼寫?
翻查字典:
康熙字典【廣韻】:
娿:不決也。
「娿」:發音:於何切;有作不出決定之意。
「哿」:發音:居何切;
「哿」古通「珈」,屬於古代婦女的首飾。
婦女在選擇要配帶什麼心愛的首飾時,總愛三心兩意,又想選帶這個,
又想選帶那個,作不出一個決定來,最後還要問別人,到底帶哪一款好看。
「娿哿」就貼切描述出這種情況。
「娿哿」:
意思是依違阿曲,無主見,形容人不能決定的樣子或指對自己沒有多大信心的人。

6211)普通話說:有口莫辯(yǒu kǒu mò biàn
解說:
「有口莫辯」是成語,意思是雖然有嘴卻不能分辨。
指有冤難伸,或內情曲折複雜,難以說清楚。
出處1宋·歐陽修《菱溪大石》:「嗟予有口莫能辯,嘆息但以兩手捫。」
出處2宋·黃庭堅《贈趙言》:「有手莫炙權門火,有口莫辯荊山主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轇轕(gaau1 got3
形容複雜混亂,牽扯不清嘅關係。
《辭源》解釋:[轇轕]指雜亂之貌。
例句:自此你我各奔前程,唔再有任何轇轕。
【華洋轇輵】闡述:
華洋:原指「中外」,就是中國人與外國人直接的事情。
所以「華洋轇輵」,原指中外糾紛,引申指國內的、海外的一切
社會關係或糾紛。
現今常見於正式的離職通告。
例如:「今後XX小姐在外之一切華洋轇輵,一概與本公司無涉。」

6212)普通話說:蘭友瓜戚(lán yǒu guā qī
解說:
「蘭友瓜戚」是成語,形容親戚、朋友關係彼此親近。
蘭友:意氣相投的至友;
瓜戚:瓜葛相連的親戚。
出處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媚坐》:「吾輩得施為,正好談心花底;蘭友瓜戚,門外不須倒屣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瓜葛 gwaa1 got3
解釋:意思比喻輾轉相繫嘅親戚關係或社會關係。
例句:我同呢件事冇任何瓜葛,詳細嘅情形請去問當事人。

6213)普通話說:休戚相關(xiū qī xiāng guān
解說:
「休戚相關」是成語,意思是憂喜、禍福彼此相關聯。
形容關係密切,利害相關。
休:喜悅、吉利;
戚:憂愁、悲哀。
出處1《國語·週語下》:「晉國有憂未嘗不戚,有慶未嘗不怡。為晉休戚,不背本也。」
出處2《鏡花緣》第六回:「今日大家既來祖餞,都是休戚相關之人,將來設有危急,豈有袖手之理?」
出處3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三回:「蕭知府聽了,心上老大不高興。然而他是河台的紅人,更比別人休戚相關,聽了那有不著急的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藤掕瓜瓜掕藤
粵語「藤掕瓜瓜掕藤」,就是指瓜兒連著藤,藤兒縛著瓜;
彼此連在一起,可謂唇齒相依,分不開它們的關係。
字源資料:
[藤]係泛指匍匐莖或者係攀援莖植物,例如瓜藤,葡萄藤。
根據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讀:徒登切,音騰。
根據《說文》:[掕]字嘅本意係止馬之意,即係用繩索勒馬使其停止。
《集韻》讀:里孕切,陵去聲,音掕。

6214)普通話說:低眉倒運(dī méi dǎo yùn
解說:
「低眉倒運」是諺語,形容倒霉,失意。
比喻一切都不順利
出處草明《婚事》:「你記住吧!人總有個低眉倒運的時候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行路打倒褪(haang4 lou6 daa2 dou3 tan3
「粵」諺「人衰行路打倒褪」一語,意謂「人走背運時,走起路來也會忽然不由自主地變成向後退」
形容倒霉透頂。
[褪]字:有退後,倒後行嘅意思。

6215)普通話說:攛拳攏袖(cuān quán lǒng xiù
解說:
「攛拳攏袖」是諺語,形容捏緊拳頭,捲起袖口。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。
出處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35回:「出到大門外,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嘴藐藐打得少
嘴藐藐形容人的嘴角微微振動,目光斜視別人,口花花、
揶揄人多管閒事,態度煩擾;好似想撩人打交咁。

6216)普通話說:肆意妄為(sì yì wàng wéi
解說:
「肆意妄為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不顧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,
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,
胡亂,非分的,出了常規的;
妄為:胡作非為。
出處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十回:「然又怕他因小過不戒,而馴之大過,故令大媳管事,督做女工之事,非縱之使毫無忌憚,肆意妄為也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捩橫折曲
「捩橫折曲」呢個咁有特色嘅廣東話係我哋粵語裡頭所獨有嘅,佢往往仲同
「生安白造」一齊聯用,起到加深譴責嘅作用。
【捩橫折曲】闡述:
「捩橫折曲」可以拆成「捩橫」同「折曲」再合起嚟一齊解;
「捩」即係屈,歪曲噉解;
「捩橫」即係將水平橫放嘅嘢搞到唔水平,斜咗,甚至仲整攣埋;
「折曲」就更進一步將嗰條已經斜咗、整攣咗嘅嘢作徹底扭曲。
「捩橫折曲」再合起嚟一齊解,即係顛倒是非,黑白不分。

6217)普通話說:無中生有(wú zhōng shēng yǒu
解說:
「無中生有」是成語,出於《老子.第四十章》:道家認為,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把沒有的說成有。比喻毫無事實,憑空捏造。
出處1《老子.第40章》:「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」後多以無中生有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。
出處2《水滸傳.第三四回》:「量花榮如何肯反背朝廷?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,官報私仇。」
出處3《孤本元明雜劇.度黃龍.第一折》:「你兩個無中生有,胡說了這一日,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,你還說嘴哩!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生安白造
「生安白造」可以拆成「生安」同「白造」再合起嚟一齊解;
「生」即係「監生」噉解,咩叫做「監生」?
「安」就係將一啲唔好、負面嘅嘢入埋一個人嗰度;
「生安」加埋一齊,就係監生俾隻死貓人「食」咁解;
至於「白造」,咪即係憑空偽造一啲負面、對當事人不利嘅嘢囉。
「生安白造」再合起嚟一齊解,即係無中生有,含血噴人,
偽造證據以毀人清譽。
其實,
「捩橫」同「折曲」之間;
「生安」同「白造」之間;
都係一種漸次加深嘅「修辭法」。

6218)普通話說: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(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
解說:
「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」是諺語,比喻拿對方的觀點、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。
子:對別人的稱呼;
矛: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;
盾: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。
出處《韓非子·難一》:「楚人有鬻(賣)盾與矛者,譽之曰:吾盾之堅,物莫能陷也。又譽其矛曰:吾矛之利,於物無不陷也。或曰: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其人弗能應也。」
【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】闡述:
首先,由於攻擊的原因,人類先造出了「矛」;
由於人類還需要防禦被攻擊,同時造出了「盾」;
反之,也是成立的。
所以,無論是「先攻擊」還是「先防守」,「矛」和「盾」需要是同等重要的。
在人們檢驗「矛」和「盾」誰佔優勢時,發生了用自己的矛攻擊自己的盾的想法,既是: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中,進行伸延;
人類發現:萬事萬物都是存在這個原理,揭示了事物對立統一規律的原理。
既然統一性是大前提,而且又是任何事物的內部;
「統一性」的「同一性」,即「矛」和「盾」同時產生,
對立性就是同一事物內部。
存在的兩個方面一定是對立的。
這種對立雙方力量的「對比」和「轉化」,構成了事物發展的動力,
也就是事物的量變過程;
當一方絕對戰勝另一方,事物就發生了質變,原來的事物隨之消失,
新的事物產生。
這就是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哲學意義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牙詀詀(斬)ngaa4 zaam5 zaam5
形容人講嘢有駁口駁舌,包頂頸嘅意思。
通常使用情況:
有人俾輩份或身份比較高嘅人指責,輩份低那人反駁對方,就叫「牙詀詀」。
例句:衰仔,咁識得牙詀詀,第樣又唔見你咁叻?
翻查辭典:
[詀]字係形容人說話多。
根據《玉篇》解:詀,多言。
根據《廣韻》:詀,讀「斬」聲。

6219)普通話說:焚膏繼晷(fén gāo jì guǐ
解說:
「焚膏繼晷」是成語,形容燃燒燈燭讀書、寫作,一直到第二天日光出現。
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。
膏:油脂,指燈燭;
晷:日影、日光。
出處韓愈《進學解》:「焚膏油以繼晷,恆兀兀以窮年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戙高床板 dung6 gou1 cong4 baan2
解釋:形容人做嘢不眠不休嘅意思。
【戙高床板】闡述:
古代時期啲床比較簡單,淨拿原木做「床板」,加上嗰陣時「床板」
淨得6呎長、闊1呎、厚1吋咗右。
人們一般啲「床」起碼要34呎,所以人瞓覺時起碼用至少34塊「床板」架喺「床架」上邊。
夏天鋪蓆,冬天鋪氈或棉被,最後形成一張「床」。
所以「戙高床板」就有「唔瞓覺」的意思。
例句:後日就考試,呢兩晚真係要「戙高床板」嚟溫書,唔係就好易肥佬。
翻查字典:
[戙]字有豎起嘅意思。
根據《廣韻》「戙」讀:徒弄切,音洞。

6220)普通話說:了不相關(liǎo bù xiāng guān
解說:
「了不相關」是成語,形容完全不相干涉,指毫無關係
了:完全;
不:沒有;
關:關聯,關係。
出處1宋·陳亮《謝留丞相啟》:「苟其有少或似,所當明辯於十目之嚴,至於了不相關,寧肯依違於眾口之鑠。」
出處2清·王夫之《姜齋詩話》:「但其識量不出針線蔬筍,數米量鹽,抽豐告貸之中,古今上下哀樂,了不相關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無拏無掕 mou4 laa1 mou4 lang3
解釋:形容各不相干,毫無關係嘅意思。
【無拏無棱】來源:
這句廣東話出自六十、七年代香港粵語殘片;
話說其中一場戲係講吳君麗住係板間房,她冇錢交租比包租婆陶三姑,
吳君麗跪住係地下哭求三姑:「三姑,求吓你通融吓啦,過多幾日我就湊到錢交租比你架啦,你唔好趕我走住啦!」
三姑說:「我同你非親非故,無拏無棱,做乜仲要收留你係度呀,今日你冇錢交租就即刻同我執埋啲嘢扯呀。」
 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、大家在舞台上和室內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