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我們的目標:
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「地道」的普通話。
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「地道」的廣東話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sangmaster9449/
https://blog.stheadline.com/article/detail/930018/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
|
|
(3811)普通話說:鬧哄哄(nào hong hǒng)
|
解說:
吵吵鬧鬧,喧鬧
亦作“鬧哄哄”。
出處2《白雪遺音·南詞·舟遇佳期》:「大姐聽的鬧哄哄,急急忙忙出艙中。」
出處3葉聖陶《記金華的兩個岩洞》:「遊人很不少,工人、農民、學生都有,外洞內洞鬧哄哄的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嘈喧巴閉
|
|
(3812)普通話說:放任自流(fàng rèn zì
liú)
|
解說:
放任:放縱。自流:比喻自由發展。聽憑自然的發展,不加過問。大都為貶義,即放任不管以至於變得更糟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大安旨意(過分放心)
|
|
(3813)普通話說:東張西望(dōng zhāng xī wàng)
|
解說:
東張西望,是一個漢語成語,意思是向四處張望的意思,形容心神不安地到處看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眈天望地
|
|
(3814)普通話說:一心一意(yì xīn yí yì)
|
解說:
意思是只有一個心眼,沒有別的考慮。
形容做事專心一意,一門心思的只做一件事。
同心同意;或專心專意,毫無他念。
出處1明王守仁《傳習錄》卷上:「靜而不妄動則安,安則一心一意只在此處,千思萬想,務求必得此至善。」
出處3浩然《艷陽天》第六章:「這時候的馬之悅,更是想盡一切辦法,尋找一切機會,表現自己跟黨一心一意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疊埋心水
|
|
(3815)普通話說:發奮圖強(fā fèn tú
qiáng)
|
解說:
發奮圖強即下定決心,努力追求進步。
「發奮圖強」一詞其實是錯誤寫法,但在現在許多報紙都有此類寫法,均與原成語相悖,易混淆的詞應該是“奮發圖強”;
【詞語辨析】「發奮圖強」和「發憤圖強」,兩個詞語都有“謀求自強”之義。
前一個指振作精神,奮力自強;
後一個指下定決心,努力謀求強盛。
一個側重於“振作精神”;
一個側重於“下定決心”;
側重點各不相同,所以不能混淆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扚(啲)起心肝
|
|
(3816)普通話說:鎮定自若(zhèn dìng zì ruò)
|
解說:
指面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。
出處1王朔《過把癮就死》:「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,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自若,她便搶先一步哭了。」
出處2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一章:「他永遠鎮定自若成竹在胸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定過抬油(因很有把握而顯得鎮定自若)
|
|
(3817)普通話說:好逸惡勞(hǎo yì è láo)
|
解說:
好逸惡勞是一個成語,意思是貪圖安逸,厭惡勞動,專指好吃懶做的人。
出處2宋·陳敷《農書·稽功之誼篇第十》:「好逸惡勞者,常人之情,偷情苟簡者,小人之病。」
【成語典故】
話說東漢和帝時,有一位太醫,名叫郭玉。郭玉從小就跟著老師學習把脈和針灸,他醫德高尚,治好了很多病人。
當他給那些貧賤的人治病時,治愈率很高。
但是當他給那些王孫貴族們治病的時候,卻常常發生治不好的情況。
有一次,漢和帝的一位貴人(嬪妃的稱號)得了病,為了讓郭玉給診治,漢和帝就讓這位貴人換上一般人的衣服,並且改換了地方,讓郭玉去看病。
郭玉不知道這個病人就是皇帝的貴人,他詳細地詢問了病情之後,便按部就班地應用針灸療法,一針就治好了她的病。
漢和帝非常奇怪,就問郭玉這是什麼原因?
郭玉回答說:用針灸治病,位置差一點兒也不行。
當我給王公貴族們治病的時候,他們高高在上,我心裡很害怕。因此,使我在四個方面很為難:
一是我不能隨意進行診治;
二是怕他們自己不注意,耽誤治療;
三是怕他們體質不好,不能用足夠劑量的藥;
四是怕他們好逸惡勞。
因此,他們雖然也是我治療過的,但是有時候就不容易痊癒。
漢和帝聽了,認為郭玉說得很有道理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好食懶飛
|
|
(3818)普通話說:苦不堪言(kǔ bù kān yán)
|
解說:
堪:能。苦不堪言是一個成語,意思是指痛苦或困苦到了極點,已經不能用言語來表達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苦過弟弟(景況非常困苦)
|
|
(3819)普通話說:視而弗見,聽而弗聞(shì ér fú jiàn,
tīng ér fú wén)
|
解說:
視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視,睜著眼卻沒看見。也指不理睬,看見了當作沒看見,聽到了當作沒聽見。
出處西漢·戴聖《禮記·中庸》:「鬼神之為德其咸乎,視之而弗見,聽之而弗聞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闊佬懶理
|
|
(3820)普通話說:彼倡此和(bǐ chàng cǐ hé)
|
解說:
彼倡此和是成語
和:附和;應和。比喻一方倡導,別一方效法;或互相配合,彼此呼應。
出處1:明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56回:「二人先通了郤克,然後謁見晉景公,內外同心,彼倡此和,不由晉景公不從。」
出處2《明史·劉世龍傳》:「仕者日壞於上,學者日壞於下,彼唱此和,靡然成風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夾手夾腳(相互密切配合做某事)
|
|
(3821)普通話說:毛手毛腳(máo shǒu máo jiǎo)
|
解說:
毛手毛腳指粗率慌張,不沉著。亦比喻舉動不規矩。
出處1《花月痕》第九回:「中一席, 卜長俊、 夏旒、 胡耇三個,每人身邊坐一個,毛手毛腳的,醜態百出。」
出處2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「你毛手毛腳地弄壞了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雞手鴨腳
|
|
(3822)普通話說:口是心非(kǒu shì xīn fēi)
|
解說:
口是心非是一個漢語成語,意思是指口所言說的與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,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貶義。
出處1《抱朴子·微旨》:「口是心非,背向異辭。」
出處2漢·桓譚《新論·辨惑》:「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雖寸斷出支解,而道猶不出也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誓願當食生菜(比喻發誓口是心非)
|
|
(3823)普通話說:杞人憂天(qǐ rén yōu tiān )
|
解說:
杞: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杞縣一帶。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。
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。
出處《列子·天瑞》:「杞國有人,憂天地崩墜,身亡所寄,廢寢食者。」 【正音】杞;不能讀作(jǐ)。 【成語辨析】「杞人憂天」與“庸人自擾”有別:
「杞人憂天」偏重在憂;指不必要的擔憂、害怕;所指一般限於心理活動;
“庸人自擾”偏重在擾;所指除心理活動外;還兼指不必要的具體行動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天跌落嚟當被冚 - [kem2] (天塌下來也頂得住)
|
|
(3824)普通話說:嘴硬心軟(zuǐ yìng xīn ruǎn)
|
解說:
嘴上不服軟,心裡卻認輸。指人嘴好強。
自知理虧而口頭上不肯認錯或服輸。
出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三回:「昨天那鴇婦雖然嘴硬,那形色甚是慌張,我們再到他那裡問去。」(鴇:粵音:保) 出處2巴金《家》二:「你總是嘴硬,我說不過你!」 出處3楊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八段:「姚志蘭早疑心他們兩人好,逼問幾次,小朱還嘴硬,死不承認。」 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跌咗落地揦番揸沙(明明失敗了還要嘴硬、強辯)
|
|
(3825)普通話說:黑不溜秋(hēi bu liū qiū)
|
解說:
黑不溜秋是漢語詞彙,形容顏色深黑,常形容黑得難看。
出處1浩然《豔陽天》第101章:「馬小辮 一伸手,從箱子裡邊拿出一個黑不溜秋的東西-巴掌那麼大,像一個硬紙的煙捲盒子,黑布糊著,上邊貼著一個紅紙條兒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黑古勒特
|
|
(3826)普通話說:不近人情(bù jìn rén qíng)
|
解說:
不近人情是漢語成語,指不合乎人的常情,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唔臭米氣
|
|
(3827)普通話說:煞有介事(shà yǒu
jiè shì )
|
解說:
煞:很。煞有:的確有。介:這樣那樣表程度。介事:那樣的事。
“煞有介事”又作“ 像煞有介事 ”,表示好像真有這麼回事似的。
多指大模大樣,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。
出處1沙汀《替身》:「保長一隻腳踏上板凳的一端,像煞有介事地抽吸起來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係威係勢
|
|
(3828)普通話說:不倫不類(bù lún bù lèi)
|
解說: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烏鴉扮孔雀
|
|
(3829)普通話說:來勢洶洶(lái shì xiōng xiōng)
|
解說:
來勢洶洶是指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很厲害。
來勢:動作或事物到來的氣勢洶洶:聲勢盛大的樣子,含貶義(一般用在貶義或者中性的敘述中),形容來勢兇猛。
出處《醜小鴨》:「他把自己吹的像一條鼓滿了風的帆船,來勢洶洶地向他走來,瞪著一雙大眼睛,臉漲得通紅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勢兇夾狼
|
|
(3830)普通話說:吉凶未卜(jí xiōng wèi bǔ)
|
解說:
吉凶:吉利與不吉利,引申為禍福,成敗;
卜:占卜,引申為預測。無法預測是福是禍、是成是敗。
出處1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五十九回:「聖人命我進京,怎敢抗旨?但奸臣在朝,此去吉凶未卜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喜鵲落滿樹,烏鴉漫天飛
|
|
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39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