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

99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
99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我們的目標:
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「地道」的普通話。
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「地道」的廣東話。


4031)普通話說:怕硬欺軟pà yìng qī ruǎn
解說: 普通話說:
怕硬欺軟是成語,意思是害怕強硬的,欺負軟弱的。
出處元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「天地也,做得個怕硬欺軟,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雷公劈豆腐
(專挑軟弱的來欺負)

4032)普通話說:人情一匹馬,買賣爭分毫(rén qíng yì pǐ mǎmǎi mài zhēng fēn háo
解說:
人情一匹馬,買賣爭分毫是成語,指送人情要慷慨大方,做生意就得斤斤計較。
分毫: 很少的數量。講人情,可以贈送一匹馬;做買賣,一分一毫都要爭。
【成語解說】
中國農村人都很淳樸,村裡面誰家有個什麼事都會出手相助,這是人情,而人情深的話哪怕給予一匹馬也是可以的。
但是人情歸人情,對於做買賣來說,講究的就是一個利字,人情方面可以大方,但是做買賣就要精打細算才行,一碼歸一碼,所以說買賣爭分毫。
出處《增廣賢文》。
又名《昔時賢文》《古今賢文》,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。
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《牡丹亭》,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。
《增廣賢文》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、諺語。
後來,經過明、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,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,稱《增廣昔時賢文》,通稱《增廣賢文》。
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,只知道由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數還數,路還路
(意思是人情歸人情,數目要分明)

4033)普通話說:呶呶不休(náo náo bù xiū
解說:
呶呶不休是成語形容說話嘮叨;
呶呶:形容說話嘮叨;休:停止。
嘮嘮叨叨,說個不停。
出處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「豈可使呶呶者早晚咈吾耳;騷吾心!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留返拜山先講
情景:若有人不停嘴的說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,你想叫他閉嘴。
我而家唔得閒聽你講嘢,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啦。
【詞意解釋】:傳說是拜山時說話百無禁忌,什麼都可以講,所以有〔有嘢留返拜山先講〕的說法。
字面解釋是〔有什麼話留到清明祭祖時再說〕,但實際上是「不想聽你說,你要說就在拜山時自己說個夠」的意思。

4034)普通話說:拿腔作勢(ná qiāng zuò shì
解說:
拿腔作勢是一個漢語詞語,意思是故意裝出一種腔調,作出一種姿態,藉以引人注意或以此嚇人、騙人。
出處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二五回:「那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,命人點了蠟燭,拿腔作勢的抄寫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扮嘢
情景:戳穿別人的假面目。
例如:不要裝模作樣了,我不會再信你。我最憎人扮嘢。
【詞語解釋】:〔嘢〕是東西,但所謂〔扮嘢〕,並不是扮東西,而是裝作處於某一種狀態,如扮窮、扮斯文、扮好學……等;
當然,有時〔扮嘢〕也指扮人,某電視綜藝節目就有一個〔扮嘢環節〕,專門模仿明星和其他名人。
普通話中的〔裝蒜〕與〔扮嘢〕幾乎完全對應。

4035)普通話說:獨具慧眼(dú jù huì yǎn
解說:
獨具慧眼是成語,意思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形容眼光敏銳,見解高超,能作出精細判斷。
慧:聰慧,敏銳。
出處豐子愷《談自己的畫》:「只有孩子們保住天真,獨具慧眼,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賞者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批個頭落嚟畀你當凳坐
情景:堅信自己的判斷。
例如:如果香港隊今次入到世界盃決賽週,我批個頭落嚟畀你當凳坐!
【詞語解釋】:〔批〕,在粵語中是〔切、削〕的意思,例如〔批蘋果〕。
有膽量用自己的頭來打賭,證明說話者必定對自己的判斷很有信心。

4036)普通話說:好亂樂禍(hào luàn lè huò
解說:
好亂樂禍是成語,形容喜歡搗亂和闖禍。
好、樂:喜歡,喜愛。
出處《晉書·卷一百·列傳第七十》:「董仲道:君豺聲豹視,好亂樂禍,若天下騷擾,不作士大夫矣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搞出個大頭佛
(意思是闖禍或惹出了麻煩事。)
【詞語解釋】:
〔大頭佛〕源於舞獅習俗,由於後面常跟著一大幫敲鑼打鼓的人,因此被比喻為一堆麻煩事。
〔大頭佛〕除了可以〔搞〕出來,有時也可以跟其它動詞。
此外,也可用〔搞到一鑊泡〕這個近義詞替換。

4037)普通話說:滑頭滑腦(huá tóu huá nǎo
解說:
滑頭滑腦是成語,形容人輕浮狡猾、不誠實。
也指圓滑,不肯負責任。
出處1林語堂《上海頌》:「及那些滑頭滑腦的旅館茶房的都市三呼:你真是偉大而不可思議啊!」
出處2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六章:「誰不曉得他是個滑頭滑腦的流氓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沙塵白霍/牙擦擦
據說有這樣流傳的故事:舊日廣州西關有位闊佬,姓陳名沙的有錢人,出入好講究排場,八人大轎之前後必定高懸燈籠,燈籠上大大書寫“陳沙” 兩字,惟恐天下人不識。某日路經西濠口,狂風突作,燈籠隨風在塵埃中翻滾,狼狽不堪之餘,旁人見了無不哈哈大笑,不約而同地說道:『陳沙,陳沙,這回變沙塵了。』
廣東話這個「沙塵」,以前多喜與「白霍」連用,兩者語義相去不遠,合起來意思仍是驕傲輕浮,炫耀自大,亦有「牙擦擦」誇誇其談的語義。
同樣地,時移世易,廣東話中「沙塵」、「白霍」現在的使用率亦愈來愈少,尤其是「白霍」一詞幾已絕跡,代之而起的亦是「招積」,「扮嘢」,「認屎認屁」等。

4038)普通話說:打小算盤(dǎ xiǎo suàn pán
解說:
打小算盤,是一個漢語詞彙,意思是:在小處精打細算,斤斤計較。
比喻不顧大局,只為自己或局部利益打算。
出處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「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,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,如今只消一百塊錢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縮骨
廣州話的「縮骨」指的是小氣、吝嗇、斤斤計較、愛佔便宜、不吃小虧等的意思。

4039)普通話說:迷頭認影(mí tóu rèn yǐng
解說:
迷頭認影是佛家語。形容非常糊塗。
出處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言經》:「如演若多,迷頭認影。」
【典故來源】
這是《楞嚴經》裡所說的寶羅城狂人演若達多的一則故事。
故事的大意是:演若達多是個從來不愛梳洗的人,蓬頭垢面。
古代沒有鏡子,他也無法認識自己的面目。
有一天,他口渴了,走到河邊喝水,河水清澈見底,當他俯下身子的時候,看見水裡有一蓬頭垢面、猙獰可怕的影像,演若達多轉身就跑,逢人便說:河裡有一鬼魅,是如何如何的形象。
他哪裡知道,水裡的「鬼魅」便是他自己的「尊容」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懵到上心口
(形容人糊塗至極)

4040)普通話說:擦屁股(cā pì gǔ
解說:
擦屁股比喻收拾爛攤子。
出處1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七章:「一陣風一吹,就是一個新花樣,過幾天又要擦屁股。」
出處2張平《抉擇》:「你自己一屁股屎,還有臉給別人擦屁股?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執手尾
(意思是把剩下的事情做完,也有收拾殘局的意思)

4041)普通話說:昏昏噩噩(hūn hūn è è
解說:
昏昏噩噩是漢語成語,形容糊塗、無知、自討苦吃的樣子。
出處葉君健《曙光》四:「這兩句話像兩根鐵掃把,把他的腦子攪得昏昏噩噩,好大一陣子不能進行思維活動。」
出處《新華月報》1979年第1期:「但是封建統治階級中當權的大多數,卻仍然是文恬武嬉,昏昏噩噩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攞嚟衰

4042)普通話說:忽悠(hū yōu
解說:
忽悠是北方一帶的俗語。
忽悠的本字是「胡誘」,胡亂誘導的意思。
就是利用語言,巧設陷阱引人上勾。叫人上當,使希望落空。
忽悠有「胡說」、「謠傳」、「設圈套」、「欺騙」的意思。
1例如對某人表示懷疑,就可以說:「你別聽他忽悠你了。」
2「忽悠」一詞後來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,有「吹牛、煽動、鼓動」的意思。
3例如形容某人在公眾面前誇誇其談,譁眾取寵,而且有不真實的成分,就可以說「這個人可真能忽悠」或「那人說話忽忽悠悠,聽著就沒個邊兒。」
4「忽悠」有「勸說、鼓動、慫恿」的意思,例如要做某件事情,考慮到很多人有顧慮可能不願意做,我們就可以說「我們去忽悠忽悠他。」
5倘若幾個人要「戲虐、耍戲、戲弄」某人,就說:「咱們忽悠忽悠他。」
6「忽悠」在東北方言中指「能言善談」,後經喜劇名家趙本山在《賣拐》、《賣車》等小品中推廣,忽悠一詞還指「欺騙、矇騙」,目前已成為網絡流行詞語。
出處1陶爾夫《伐木者的旅行》:「忽悠一下栽下去,只覺眼前一片烏黑。」
出處2管樺《不要讓汽燈滅了》:「離火線三四里地,大砲咕咚咕咚,把房子震的直忽悠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咪點我

4043)普通話說:好棒(hǎo bàng
解說:
「好棒」這個詞不是外譯,也不是近些年從台灣傳入大陸,更不是從棒球運動裡出來的。
「真棒」「好棒」,用以形容很好,民國之前就有。
但用於表示「好」這個含義的,卻是方言,是民間調侃用的,大約在清朝京城興起。到這裡,“棒”並沒有“好”的含義。
情況很快就不對了,尤其是到了清末。至於民國說評書的那裡,常有“那小伙子真棒”的話,就是說,這個小伙子,他很厲害。老北京誇獎小伙子,都說“這小伙子真棒勢”。有人說“棒勢”是滿語“巴克什”裡出來的,那是訛傳,巴克什是學者的意思,跟“棒勢”是兩碼子事兒。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勁抽
(意思是很厲害)

4044)普通話說:不置褒貶(bù zhì bāo biǎn
解說:
不置褒貶是成語,形容對人或事物的看法不一樣,有的讚揚,有的批評。
不加以表揚或批評。
置:安放,這裡有「加以」之間。褒:褒獎,誇讚,表揚。貶:貶低,指責。
出處明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2回:「操嘗造花園一所;造成,操往觀之,不置褒貶,只取筆於門上一''字而去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有讚有彈
(有人稱讚有人批評,褒貶不一)

4045)普通話說:自尋煩惱(zì xún fán nǎo
解說:
自尋煩惱形容沒事找事,自討苦吃;
意思是本來不該有煩悶苦惱,有的話,那是「自尋的。」
出處1清·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九回:「每天好好的,你必是自尋煩惱,哭一會子,才算完了這一天的事。」
出處2巴金《家》六:「他不能夠說服她們,他又何必自尋煩惱,浪費精力呢?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陸榮庭睇相─唔衰攞嚟衰
(話說19168月間,廣西軍閥陸榮廷任粵省督軍,並曾兼任兩廣巡閱使,權傾一時。一次心血來潮,穿上一身貧苦大眾的服裝,衣衫襤褸的走進算命館「睇相」,想試探一下睇相先生的眼力以取樂,卻被相士綽號「小神仙」一語道破天機,說他「唔衰攞嚟衰」。
意謂他本是個顯赫一方的大官,緣何扮成窮人模樣,不衰而偏要裝成衰樣。
後來人們就把好好的事情而弄到衰壞的境地謂之「陸榮廷睇相」。)

4046)普通話說:耍滑頭(shuǎ huá tóu
解說:
耍滑頭是方言,意思是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擔負責任。
出處馮德英《苦菜花》第九章:「你這傢伙,耍滑頭!娟子抓住星梅的手,說,快說!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出蠱惑
(意思是耍花樣。)

4047)普通話說:桴鼓相應(fú gǔ xiāng yìng
解說:
桴鼓相應是成語,用鼓槌打鼓,鼓就響起來。
比喻相互應和,配合得很緊密。
桴,擊鼓之槌。用鼓槌打鼓,鼓就響起來。比喻互相配合
出處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「帝曰:善。夫百病之生也,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,以之化之變也。經言盛者瀉之,虛則補之,余錫以方士,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,餘欲令要道必行,桴鼓相應,猶拔刺雪汗,工巧神聖,可得聞乎?
岐伯曰:審察病機,無失氣宜,此之謂也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拍住上
(大家互相支持配合一齊做事)

4048)普通話說:自作自受(zì zuò zì shòu
解說:
自作自受是成語,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壞事後帶來的不良後果,自己承擔。含貶義。
出處1《敦煌變文集·目邊緣起》:「汝母在生之日,都無一片善心,終朝殺害生靈,每日欺凌三寶。自作自受,非天與人。」
出處2明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「這個不妨。若是打折了手腳,也是他自作自受。」
出處3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一回:「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,還要捉弄人;明兒病了,叫他自作自受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食得鹹魚抵得渴
(有些事情既然選擇了去做或答應了,就要敢於承擔後果)

4049)普通話說:多管閒事(duō guǎn xián shì
解說:
多管閒事是成語,意思是沒有必要而插手管別人的事。
出處1歐陽山《苦鬥》三二:「他先罵周炳不安分守己,又罵周炳愛多管閒事。」
出處2-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四十四回:「你這人好生無禮。誰叫你多管閒事?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諸事八卦
「八卦」原意是我國道家傳統文化的深奧概念,是一套用四組陰陽組成的形而上的哲學符號。其深邃的哲理解釋自然、社會現象。
根據史料記載,八卦的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。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發明,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。
在現代流行語中衍生出的「八卦」,是指在娛樂圈中,非正式的、不確定的明星消息或者新聞。
「八卦」的本意是到處搬弄是非、饒舌。
娛樂新聞和狗仔隊為了吸引讀者,到處挖掘明星的隱私廣而告之,這樣挖出來的新聞被稱為「八卦新聞」。
據說,原本香港專門刺探或討論別人的隱私或內幕的雜誌都是「八開大小」,而粵語的八開(8k)與八卦音近,所以人稱「八卦雜誌」。

4050)普通話說:畏縮不前(wèi suō bù qián
解說:
畏縮不前是成語,意思是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
出處1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:「唐介始彈張堯佐,諫官皆上疏,及彈文彥博,則吳奎畏縮不前,當時謂拽動陣腳。」
出處2葉聖陶《平常的故事》:「尤其是她自己,起先雖然頗有畏縮不前的心情,此時卻已鼓起勇士臨陣似的氣慨了。」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縮沙
(意思是臨陣退縮。)

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