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78-180】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20—290)
【178】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作品及重組句法的能力
|
【答案】(B)
|
下引文章是一段古代寓言,「」內是「楊子」與「鄰人」的對話,若按故事情
節將(甲)、(乙)、(丙)、(丁)四句話依序填入,何者最恰當﹖
|
|
楊子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楊子之豎追之。楊子曰﹕「嘻﹗亡一羊,何追者
之眾﹖」鄰人曰﹕「」既反,問﹕「」曰﹕「」曰﹕「」曰﹕「歧路之中又有歧
焉,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」 《列子‧說符》
|
|
原文:
楊子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楊子之豎追之。楊子曰:“嘻!亡一羊何
追者之衆?”鄰人曰:“多歧路。”既反,問:“獲羊乎?”曰:“亡之矣。” 曰:“奚亡之?”曰:“歧路之中又有歧焉。吾不知所之,所以反也。
譯文
楊子的鄰人走失了一隻羊。那人央請了許多親戚朋友一道去尋找(丟失的羊),又請楊子的家僮也一同去追捕。楊子說:"唉!走失了一隻羊,何必要這麼多人去尋找呢?"鄰人說:"因爲岔路太多了!"楊子的家僮回來後,楊子問:"找到羊了嗎?"鄰居說:"丟掉了!"楊子問:"怎麼會讓羊走失呢?"鄰居說:"每條岔路的中間又有岔路,我們不知道要往哪條路走,所以只好回來了。"
|
|
(甲)多歧路。
|
(乙)奚亡之﹖
|
(丙)亡之矣。
|
(丁)獲羊乎﹖
|
(A)甲﹔乙﹔丙﹔丁 (B)甲﹔丁﹔丙﹔乙
|
|
(C)丙﹔乙﹔甲﹔丁 (D)丙﹔丁﹔乙﹔甲
|
|
【解說分析】從文末「歧路之中又有歧焉」可以反推出鄰人回答楊子「何追者之眾」之問──因為「多歧路」。追者返,當然問「獲羊乎」。
再從文末「吾不知所之」可推知追者是空手而回──「亡之矣」。楊子欲知其原因──故問「奚亡之」。
|
【179】
【學習目標】古今詞義的轉變。
|
【答案】(A)(D)(E)
|
古今語詞的意義,有時會從正面或中性轉變為負面的意義,如杜甫詩「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」。
詩中的「風流」和現在戲稱人「老風流」的用法,意義已由正面轉為負面。
|
|
下列文句「」內古今語詞意義也是如此轉變的選項是:
|
|
(A)士生斯時,無他事業,精神「技倆」,悉見於詩/老陳的「技倆」早已為人
看穿,無人相信了
|
|
(B)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「消息」/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,
所聞盡是令人沮喪的壞「消息」
|
|
(C)主稱會面難,一舉累十觴。十觴亦不醉,感子「故意」長/弟弟頑劣成性,
每次師長說話,他都「故意」唱反調
|
|
(D)後自知非,「變節」從學,鄉賦擢第,累遷至御史/對日抗戰時,那些向
日本「變節」投降的人,後來都遭到嚴厲的譴責
|
|
(E)四方行教者,技藝悉精,並諸殺法,名曰「打手」;苟招而致之,不唯能
戰,並可教戰/一位武藝高強的師父,竟然淪為黑社會「打手」
|
|
【解說分析】
(A)文言出自宋俞文豹《吹劍錄》。
【語譯】:讀書人生在這個時代,沒有別的事業成果,所有心力和本事,全表現在詩上頭。文言的
「技倆」指本事;白話的「技倆」指手段,含有貶意。
(B)文言出自《易經.豐卦》。
【語譯】:太陽到了正午就會西斜,月亮圓滿了就會缺損,天地的盛衰,隨著時令而消長。文言的「消
息」意為消長、增減;白話的「消息」指訊息。古今詞義發生了全面轉移的變化,而非只是情感色彩的
改變(由正面轉為負面)。
(C)文言出自杜甫《贈衛八處士》
【語譯】:主人說久別重逢太難得,連連勸酒,一會兒已十杯。就算連喝十杯我也不會醉,只因我深深
感受到老友的情意。文言的「故意」意指故人感舊之意,亦即老友之間的溫情;與白話的「故意」詞義的差異,也是屬於全面轉移的現象。
(D)文言出自唐高仲武《中興間氣集》。
【語譯】:(蘇渙)後來覺悟自己行為偏差,便開始改變習性,讀書向學,參加科舉中第,官做到御
史。文言的「變節」指改變舊習,折節向善,屬褒義;白話的「變節」指改變志節,失去節操,屬貶義。
(E)文言出自清魏禧《兵迹》
【語譯】:四處去教人的,各種武藝都精湛,還懂得各種殺法,號稱「打手」。如果能聘請他們過來效
力,不只能打仗,還能教人打仗。文言的「打手」指精於武技,勇敢善戰的人。白話則轉為負面意義,指那些替邪惡勢力賣命的人。
|
|
【解說分析】這一題考古今詞義的演變,但詞義演變的情況有好幾種,設題強調的是「由正面轉為負面」,也就是由褒義轉為貶義。忽略了這一點,可能(B)(C)都會入選。同學審題回答時,不可不慎。
|
【180】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
|
【答案】(A)
|
寫作常使用「借事說理」的技巧,以提高道理的可信度。
下列文中所述「市集人潮聚散」的事例,最適合用來證明哪一選項的道理?
|
|
君獨不見夫趣市朝者乎?明旦,側肩爭門而入;日暮之後,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。
非好朝而惡暮,所期物忘其中。 《史記 孟嘗君列傳》
|
|
原文:
君獨不見夫朝趣市者乎,平名側肩爭門而入,日暮之後過是朝者,
掉臂而不顧,非好朝而惡暮,所期物亡其中。
語譯:
您難道沒看到人們奔向市集嗎?天剛亮,人們向市集裏擁擠,側著肩膀爭奪入口;日落之後,經過市集的人甩著手臂連頭也不回。不是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傍晚,而是由於所期望得到的東西市集中已經沒有了。
|
|
(A)富貴多士,貧賤寡友,事之固然
|
|
(B)彼眾昏之日,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
|
|
(C)君子寡欲,則不役於物,可以直道而行
|
|
(D)諺曰: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,此非空言也
|
|
【設題語譯】:您難道沒看到百姓們急赴市集的模樣嗎?天剛亮,人們側著肩膀,搶著爭先進入市集;到了傍晚過後,經過時揮揮手看都不看物品一眼。這並不是他們對早晚好惡的不同,而是市集中已沒有他們期望的東西罷
【選題語譯】
(A)富貴的人多賓客,貧賤的人少朋友,事情本來就是如此。
(B)在眾人都昏睡沉迷的時候,一定有獨自清醒的人。
(C)在上位者欲望少,則不會被外物役使,可以依著正道做事。
(D)俗話說:「有錢人家的子弟,不會犯法受刑死於鬧市」,這不是空話。
|
|
【解說分析】市集人潮聚集,為的是求物之「利」;人潮散去,乃是已無物之「利」。所以,孟嘗君得勢時,
門客眾多;一旦失勢,門客自然離散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