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

【204-206】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


204-206】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20290
204
【學習目標】作品之閱讀與鑑賞

【標準答案】(B)(D)(E)


詩歌有直接抒發主觀情感者,也有安排人物、事件、對話加以敘述者

下列詩句,屬於後者的選項是﹕

(A) 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慨當以慷,憂思難忘。何以解憂?唯有杜康。
譯文
一邊喝酒一邊高歌,人生短促日月如梭。
好比晨露轉瞬即逝,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!
席上歌聲激昂慷慨,憂鬱長久填滿心窩。
靠什麼來排解憂悶?唯有狂飲方可解脫。
(B)下馬飲君酒,問君何所之﹖君言不得意,歸臥南山陲。但去莫復問,白雲無盡時

譯文
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,敢問你要到哪裏去?你說因爲不甚得志,要到終南山那邊隱居。只管去吧,我不再多問,那白雲沒有窮盡的時候。
註釋
飲君酒:請君飲酒。
何所之:往何處去?
南山:終南山。
(C)君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,高堂明鏡悲白髮,朝如青絲暮成雪
譯文
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,
波濤翻滾直奔東海,再也沒有回來。
你沒見那年邁的父母,對着明鏡感嘆自己的白髮。
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一片。(喻意青春短暫)
(D) 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牆走,老婦出門看。
吏呼一何怒,婦啼一何苦。聽婦前致詞,三男鄴城戍。
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。

譯文
日暮時投宿石壕村,夜裏有差役來強徵兵。老翁越牆逃走,老婦出門應付。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,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。我聽到老婦上前說:“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。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,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。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,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!
(E) 唧唧復唧唧,木蘭當戶織。不聞機杼聲,惟聞女嘆息。(惟聞 通:唯)
問女何所思,問女何所憶。女亦無所思,女亦無所憶。昨夜見軍帖,可汗大點兵,軍書十二卷,卷卷有爺名。阿爺無大兒,木蘭無長兄,願爲市鞍馬,從此替爺徵。

譯文
織布機聲一聲接着一聲,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。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,只聽見姑娘在嘆息。
問姑娘在思念什麼,問姑娘在思念什麼。姑娘並沒有思念什麼,姑娘並沒有回憶什麼。昨夜看見徵兵的文書,知道君王在大規模徵募兵士,那麼多卷徵兵文書,每捲上都有父親的名字。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,木蘭沒有兄長,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,從此替父親去出征。
【命題出處】(A)曹操《短歌行》。(B)王維《送別》。(C)李白《將進酒》。
      (D)杜甫《石壕吏》。(E)佚名《木蘭辭》。


【解說分析】本題在考詩歌中運用人物對話的敘述方式(B)「問君」「君言」有相互答問的情形。
(D)「聽婦前致詞」有答話陳詞的情形。(E)「問女何所思?問女何所憶﹖」為父問﹔「女亦無所思」
以下為女答,有問答的情形。

【未來考試趨勢】詩歌情境的鑑賞及寫作的技巧,是考驗學生的基本語文能力很好的題目,這類題型值得一出再出,同學們宜於平日多加吟詠,案頭若能具備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或《宋詞三百首》,隨時翻閱,厚積實力,日積月累,一定受益無窮。

205
【學習目標】字形的辨識、運用。

【答案】
伶俐→凌厲;諸→誅;愁→籌;奇→其;代→貸

下列短文共有5個錯別字,請依例題方式,將錯別字挑出並予以更正
(例題:集思廣義。「義」→「益」。)

「你難道沒看見魔王索倫攻勢伶俐,前線守軍已經嚇得不省人事了!你居然還在講『人不自私,天諸地滅』的鬼話!」

「不然能怎麼辦?」「我不像你,只會在這兒一愁莫展。我願意率領敢死隊,出奇不意的中途攔截!」「好!姑且讓你放手一搏;若有閃失,絕不寬代!」
【未來考試趨勢】
1近年考試都有出字形測驗,以選擇題形式出現;
2所測驗的字形,皆是常見容易誤寫誤用的字。
206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及辨析能力
【答案】(A)(B)(C)(D)(E)(A)(B)(C)(E) 都合適
下列文字是《三國志‧蜀書》有關「劉備託孤於諸葛亮」一事的記載;

仔細閱讀後,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﹕

「章武三年春,先主於永安病篤,召亮於成都,屬以後事,謂亮曰﹕『君才十倍
曹丕,必能安國,終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輔,輔之﹔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』亮涕
泣曰﹕『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﹗』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﹕
『汝與丞相從事, 事之如父。』」

語譯
章武三年(此是國號,代表某一年份)的春天,先主(即劉備)在永安(地方名)病重了,於是他把在成都的諸葛亮叫來,藉以向諸葛亮交代身後事。他向諸葛亮說:「你的才能要比曹丕(曹操之子,亦即魏國皇帝)厲害十倍,一定能把蜀國打理好。如果我的兒子是可造之材,請你幫我輔助他。但如果他確實沒有能力治國,那你就請替代了他的君主之位吧!」諸葛亮聽了後說:「我一定盡我最大的能力報效國家,直至死的一刻!」接著劉備向他的兒子吩咐:「你他日對待諸葛亮要好像對親生父親般孝順呀!」
    (A)本段文字有三個人物,主角是劉備

(B)後主在文中完全沒有對話, 可說僅是整個事件的一個道具而已

    (C)劉備告訴諸葛亮﹕「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」,可能是真心話,也可能是一種權謀

    (D)先主薨後,諸葛亮的作為堪稱符合孔子所說「可以託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臨大節而不可奪也,君子人與?君子人也」

    (E)讀歷史不僅是看故事而已,還應培養在文字背後尋找真相的能力。上列引文看似
 單 純敘事,實深寓言外之意

【命題出處】《三國志.蜀書》


【解說分析】本文提及先主劉備、諸葛亮、後主劉禪等三人,而以先主劉備與諸葛亮的對話為重心,後主劉禪完全沒有對話,猶如今日戲劇中路人甲、路人乙,無關緊要。有人以為先主劉備城府甚深,其言﹕「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」非真意,目的是在是逼使諸葛亮當眾表明不存貳心,日後不致有假借「眾意難違」,廢後主而自立之事。孔子之言旨在稱揚君子品節高尚、忠貞不移,正如諸葛亮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的心跡。

【未來考試趨勢】除史傳人事外,諸子寓言短文亦會出類似的題型,只要同學們具有起碼的語文閱讀能力,作答應不困難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