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

【11—14】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



11—14】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1—330
   
    11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與鑒賞作品的能力


【解說分析】甲、乙二文皆在記敘遊西湖的過程。

袁宏道與張岱遊西湖有甚麼不同?
袁宏道遊湖,先入寺院飲茶後,才泛舟入湖,顯現其步調悠閒,不染塵俗。
張岱則是等待人潮散去的深夜,才與清雅之士一同遊湖、賞月,客人散去後,他還解開船繩,任小舟隨波流動,最後在荷花叢中入眠。

袁宏道與張岱遊西湖有些甚麼是相同之處:
(1)均呈現作者清雅高潔的審美趣味
(2)均傳達作者沉浸在西湖美景中,而暢達適意
(3)均寫出西湖的湖光山色,頗具詩情畫意之感
(4)並無說理的意圖,只單純寫出西湖景致脫俗動人之處,以及作者的游湖的風雅之樂。
(5)二人賞玩西湖的方式,主要在自然中汲取美的經驗,流露出他們對這種生活的熱愛與享受。
(6)因此,「人生如夢」這種對人世感到虛幻的悲歎,並不存在於這二篇文字當中。
12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與鑒賞作品的能力

【答  案】(D)
孔子燕居,子貢攝齊而前曰:「弟子事夫子有年矣,才竭而智罷,振於學問,不能複進,請一休焉。」孔子曰:「賜也,欲焉休乎?」曰:「賜欲休於事君。」
孔子曰:「《詩》云:『 』為之若此其不易也,若之何其休也!」曰:「賜欲休於事親。」孔子曰:「《詩》云:『孝子不匱,永錫爾類。』為之若此其不易也,如之何其休也!」曰:「賜欲休于事兄弟。」
孔子曰:「《詩》云:『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樂且耽。』為之若此其不易也,如之何其休也!」……故學而不已,闔棺乃止。《韓詩外傳》

【語譯】:孔子閒居在家,子貢提起衣服的下襬走向前說:「我侍奉老師已經好幾年了,才能竭盡,心智疲乏,雖然用功求學問,但是不能再有進步,希望能休息一下。」孔子說:「賜,你想怎麼休息呢?」子貢說:「我想休息,然後去侍奉國君。」
孔子說:「《詩經》上說:『從早到晚都不敢鬆懈,去侍奉天子一人。』侍奉君主這麼不易,怎麼能休息呢?」子貢說:「我想休息,回去侍奉父親。」
孔子說:「《詩經》說:『孝子奉養父母沒有竭盡的時候,他的孝行影響他的同族之人。』侍奉父母這麼不易,怎麼能休息呢?」子貢說:「那我想休息,回去侍奉兄弟。」
孔子說:「《詩經》說:『跟妻子情感融洽,好像彈奏琴瑟般聲音調和。兄弟意志投合,才能長久和諧快樂地相處。』侍奉兄弟是這麼不容易,怎麼可以休息呢!」……所以說學習是永遠不息的,直到死了之後蓋上棺材才停止啊!
【解說分析】文中子貢因學業無法再精進,因此想向孔子告假休息,孔子問他:「若休息,想要做什麼?」子貢回答:「去侍奉國君。」

孔子反駁子貢,並說明事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藉此提醒子貢即使暫停學業去事君,也是無法休息的。

下列都是《詩經》的格言,你認為那一句是孔子給子貢的最合適的答話?
(A) 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   
【語譯】:「他既聰明又有智慧,因此能保全自身。」此句表達明達事理之人從政時,不會參與給自己帶來危險以及敗壞德行之事,並非說明事君的艱難。
出自《詩經‧大雅‧烝民》。

(B) 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  
【語譯】:「即使風雨交加,天色昏暗,報曉的雞仍不會停止啼叫。」此句比喻君子雖處亂世,仍能堅守節操,這是對君子操守的要求,並非針對事君一事。
出自《詩經‧鄭風‧風雨》。

(C) 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 
【語譯】:「像加工象牙那樣精心切磋,像加工玉石那樣反復琢磨。」說明進修學問與德行,必須勤勉不輟,精益求精,此乃強調治學之道,非指事君一事。
出自《詩經‧衛風‧淇奧》。

(D) 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  
【語譯】:「從早到晚都不敢鬆懈,去侍奉天子一人。」說明人臣事君時應有的態度,夙夜匪懈表明了事君必須相當謹慎,且憂心勞苦,一刻也無法放鬆。
出自《詩經‧大雅‧烝民》

關於本文主旨,敘述正確的:
處世之道即是學問,一生皆應竭心盡力。

【解說分析】子貢因為學業無法再精進,因此想暫停求學而去做其它事,言下之意似乎認為其它事較為輕鬆。當孔子反問他休息之後想做什麼,子貢一一回答,而孔子則一再引用《詩經》的句子,告訴子貢不管做什麼都是需要花費心力去經營、學習,侍奉國君、父母、兄弟都有其目標與態度,因此是不可能有輕鬆休息的時候。最後孔子說出了他的結論,認為君子的學習是到死才會停止的。師生二人一問一答,層層推進,可知孔子認為「學習」是沒有領域之分的,立身處世、應對進退都是一種學習,都當兢兢業業,謹慎行之。

13
【測驗目標】理解、辨析古今語法之形式結構

【答  案】(B)(C)

具有層層遞進表現方式的選項是:

(A)陰陽之和,不長一類;甘露時雨,不私一物;萬民之主,不阿一人
(A)排比。語出《呂氏春秋‧貴公》。語譯:陰陽的和洽,不是只長養某一類生物,甘美的露、及時的雨,亦從不偏私某一個物種,作為萬民之主的君王,亦不應偏私於任何一個人。

(B)不聞不若聞之,聞之不若見之,見之不若知之,知之不若行之,學至於行之而止矣

(B)層遞。語出《荀子‧儒效》。語譯:未曾聽見不如聽見,聽見不如看見,看見不如確切知道,知道不如真實能行。學問到了能實行可算終止了。

(C)儒生過俗人,通人勝儒生,文人逾通人,鴻儒超文人,故夫鴻儒,所謂超而又超者也

(C)層遞。語出王充《論衡‧超奇》。語譯:儒生超過俗人,通人勝過儒生,文人超越通人,鴻儒超過文人。所以說鴻儒是所謂菁英中的菁英。

(D)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臨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聞先王之遺言,不知學問之大也
(D)排比。語出《荀子‧勸學》。語譯:所以不登上高山,就不知道天是這麼高;不接近深谷,就不知道地是這麼厚;不接觸前代聖王留下的學說,就不知道做人的學問是這麼大。

(E)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隨、和之寶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劍,乘纖離之馬,建翠鳳之旗,樹靈鼉之鼓

(E)排比。語出李斯〈諫逐客書〉。語譯:現在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,擁有隨侯珠和和氏璧,掛著夜光寶珠,佩帶太阿劍,騎乘纖離馬,豎立翠鳳旗,架設靈鼉鼓。 

14
【學習目標】詞語、成語意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

【答案】(B
下列文句「」中的詞語,與今日口語慣用的詞義相同的選項是:
(A1)「馬上」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  

(A2)原詩:「故園東望路漫漫,雙袖龍鐘淚不乾。馬上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。」
岑參《逢入京使》
語譯: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,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。

在馬上與你相遇無紙筆,請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。

(A3)詩中「馬上」意思是「坐於馬匹之上」,今日慣用語義為「立刻、即刻」,一般
作時間副詞。

(B1)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「尋常」百姓家

(B2)原詩:「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」
劉禹錫《烏衣巷》

語譯:朱雀橋邊長著野草野花,烏衣巷口已經夕陽西斜。當年王、謝堂前的燕子,現在飛進了普通百姓人家。
(B3)詩中「尋常」意即「平常、普通」,與今日慣用語義相同。

(C1)臣聞改前轍者則車不傾,革往弊者則政「不爽

(C2)原文節錄:「趙王倫篡位,署爲侍中。惠帝複阼,遂居其職。司空張華爲倫所
誅,議者追其事,欲複其爵,紹又駁曰:『臣之事君,當除煩去惑。華曆位內外,雖粗有
善事,然闔棺之責,著於遠近,兆禍始亂,華實爲之。故鄭討幽公之亂,斫子家之棺;
魯戮隱罪,終篇翬。
未忍重戮,事已弘矣,謂不宜複其爵位,理其無罪。』時帝初反正,紹又上疏曰:『臣聞改前轍者則車不傾,革往弊者則政不爽。太一統于元首,百司役於多士,故周文興于上,成康穆於下也。存不忘亡,《易》之善義;願陛下無忘金墉,大司馬無忘潁上,大將軍無忘黃橋,則禍亂之萌無由而兆矣。』」《晉書‧列傳五十九‧忠義》

語譯:臣聞改前轍者則車不傾,革往弊者則政不爽

出於晉書列傳五十九 忠義 稽紹
稽紹也就是竹林七賢稽康之子

臣聽說改變以前的軌道車子就不至於傾覆,去除過往的弊病政治就不會有偏差

這裡的不爽,爽字當動詞犯錯意解
另,第一句應為臣聞改,不是臣聞政
(C3)文中「不爽」意思是「沒有差錯」,「政不爽」意即「政治清明」,今日慣用語
義為「不痛快」。
原文意為:臣聽說能夠不蹈前轍之過的,車駕就不致傾倒;能夠革除過去弊端的,施政上
就不至於出差錯。

(D1)宿昔不梳頭,絲髮被兩肩。婉伸郎膝上,何處不「可憐
(D2)出自吳聲歌《子夜》。南北朝時期,新聲雜曲大量産生。南朝樂府歌辭大部分收
宋代郭茂倩《樂府詩集》的「清商曲辭」一類中。郭茂倩將這些民歌分爲「吳聲歌」、
「弦曲」、「西曲歌」三部分,共四百餘首。「吳聲歌」是當時流傳在江甫一帶的歌謠;
「神弦曲」是江南一帶民間祭神用的歌曲;「西曲歌」又名「荊楚西聲」,是産生在江漢
流域一帶的民歌。本詩「宿昔不梳頭,絲發被兩肩。婉伸郎膝上,何處不可憐?」屬
「吳聲歌」。

語譯:昨夜歡會時頭髮還來不及梳理,
只好讓滿頭青絲從兩肩披下來。
溫柔多情地依偎在情郎的膝下,
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惹人憐愛!
(D3)詩中「可憐」意思是「惹人憐愛」,今日慣用語義為「令人同情、憐憫」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