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

【中小學生容易望文生義錯誤解讀成語剖析】(一)

 



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學生互助社

master tsang On Line Course 線上課程

五星級語文系列(一)

成語是「形式」和「內容」都非常固定的現成用語,有其整體意義。

「理解」成語時要注意其意義的整體性,不要將結合成語的每個「語素」簡單相加,而要透過字面「從整體上把握」,尤其是一些特殊「語素」,更要注意其「古義」,不要想當然地按「現代漢語」的意義去理解。

為了充實知識儲備,提升語文判別能力,筆者搜集了近年來全國各地數百份高考語文模擬試卷,從中篩選出了以下300多例容易「望文生義」令中小學生錯誤解讀的成語,提供輔導:

 

第一輯五星級語文系列【中小學生容易望文生義錯誤解讀成語剖析】

320例(1—5

 

1

不孚眾望(bù fú zhòng wàng

「不孚眾望」是成語,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符合大家的期望。

孚:使人信服。屬貶義詞。

『孚眾望』:受眾人信服。

「不孚眾望」:沒有使群眾信服。

出處茅盾《蝕·動搖》四:「他查複的公文,我也看見了,只說你不孚眾望,

其餘的事,一概沒提起。」

【詞義辨析】:

1「不負眾望」與「不孚眾望」

「不負眾望」: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,屬褒義。

「負」是「辜負」的意思。

「不孚眾望」:沒有符合大家的期望,貶義。

這兩個成語意思完全相反;

不過,「不孚眾望」改動「一字」變為「深孚眾望」,則意思與「不負眾望」一致。

【例句】1

在十四屆亞運會女子100米蛙泳比賽中,名將羅雪娟「不負眾望」(深孚眾望),以10684的成績刷新了亞洲紀錄,並且為中國隊再添一金。

【例句】2

這次競選,他因為做了傷害大家的事,「不孚眾望」而落選,

沒能當選學生會主席。

【錯判例子】:在球迷的呼籲下,教練使用了巴喬,他在球場上果然「不孚眾望」,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。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孚眾望」形容沒有令群眾信服(孚:使人信服)。

而上句例子卻誤解為:「不辜負眾人的期望」。

 

2

半青半黃(bàn qīng bàn huáng

「半青半黃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莊農作物還沒有長好,青黃相接。

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。

出處《朱子全書》卷一:「只為明得不盡,若明得盡,私意自然留不得。若半青半黃,未能透徹,便是尚有渣滓,非所謂真知也。」

【錯誤例子】:他氣得臉色半青半黃,嘴唇哆嗦了半天,什麼話也說不出來。

【理解分析】:莊稼半熟半不熟,

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達到成熟階段。

往往被誤解為:臉色鐵青,臉上青一塊,紫一塊。

【正確例子】:

1他對語言學的研究還處在半青半黃的階段,膚淺得很。

2河灘上那一望無際的蘆葦半青半黃。

3窗外的梧桐樹葉黃了一半,還有另一半是半青半黃,色彩很豐富。

4進入格爾木境內,他們發現遠處半青半黃的山樑上,有兩個小黑點迎面駛來,不一會兒黑點就顯現出了全貌,那是兩輛越野車,遠處看像連兩隻快速移動的聖甲蟲。

5既要學藝,就要學到底,學個半青半黃就撂了,還不如不學。

3

百里挑一(bǎi lǐ tiāo yī

「百里挑一」是成語,意思是一百個當中就挑出這一個來。

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別突出。

多用於形容人才出眾。

出處1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二十回:「姑爺年紀略大幾歲;並沒有娶過的;況且人物兒長的是百里挑一的。」

出處2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八十四回:「都像寶丫頭那樣心胸兒脾氣兒,真是百里挑一的。」

1【錯誤例子】:

我國企業遭遇的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越來越多,但國內能夠應對這些訴訟的高級人才卻是百里挑一,極度缺乏。

2【理解分析】:

一百個里挑一個,形容極為優秀、難得的人或物。

往往被誤解為:「少之又少」。

【正確例子】:

1李曉同學德智體全面發展,是學校百里挑一的好學生。

2姐姐長得漂亮,又有文化,在村裡算得上百里挑一的好姑娘。

3這裡雖然是百里挑一出來的精英,很多人也許經歷過各種各樣面試的洗禮,神閒氣定的人不少,自信滿滿的也很多,但沒有幾個特別的突出。

4小玉是村裡的女秀才,又是百裡挑一的俊姑娘。

5她可是個百里挑一的人選,我覺得恐怕你娶不到比她更好的人了。

4

白頭如新(bái tóu rú xīn

「白頭如新」是成語,形容彼此雖然交了朋友,雙方還是不能了解,時間雖久,

仍跟剛認識一樣。

白頭:頭髮白了;

新:新交。

出處1漢·鄒陽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「語曰: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,何則?」

出處2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「諺曰:有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。何則?知與不知也。」

1【詞義闡述】:

「蓋」,馬車上的「傘蓋」。

「傾蓋」指途遇友好,停車靠近交談,「傘蓋」傾斜相交。

引申為朋友相交親切。

2【錯誤例子】:

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,20多年前,兩人產生了矛盾,一直互不理睬。退休後,一件偶然的事,消除了他們多年的隔閡,兩人和好如初,〔白頭如新〕,大家也為之高興。

3【理解分析】:

「白頭」:指白髮,形容時間很長。

「新」:指初認識。

意思是相交時間雖久,但互不「知心」還跟剛剛認識一樣。

指彼此交情不深。

而例句將其誤解為:「彼此友好直到年老」。

【正確例子】:

1我和他雖然共事了30年,卻始終無甚深交,讓人有白頭如新之感。

2我和他共事30年了,始終無甚深交,真有白頭如新之感。

3我跟他認識,也有幾年了,但除了見面點頭,幾句寒暄,就沒有別的,因此至今還是白頭如新。

4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奇妙難言的,有的人會傾蓋如故,而有的人卻白頭如新。5小姑娘與江月啟只在昨晚才認識;但現在相熟的卻好像江月啟是看著她長大的兄長。

5

不刊之論(bù kān zhī lùn

「不刊之論」是成語,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,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,無懈可擊。

刊:削除,修改。

出處1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「故中興難於創業,是謂不刊之說。」

出處2嚴復《原強》:「學問之士,倡其心理,事功之士,竊之為術,而大有功焉。故曰:民智者,富強之願。此懸諸日月,不刊之論也。」

【詞義闡述】1

「懸諸日月」之

「懸」:意思是高掛在空中。

「諸」:是「之於」的合音。

「不刊」:古代文字書於竹簡,有誤即削除,謂之「刊」。

「不刊」謂「不容改動」,引申為不可磨滅。

「文字內容」和「日、月」一同懸掛在天空,永不磨滅。

是讚美文章或言論有「不朽價值」。

【詞義闡述】2:「刊」解:「削除」,

古代在「竹簡上寫字」,有錯誤就「用刀削去」;

「不刊」是說不可「更改」。

2【錯判例子】:這篇文章內容粗俗,只有華麗的辭藻,竟然在報刊上發表,簡直是「不刊之論」。

3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刊之論」比喻文字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;

而例句將其誤解為:「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論。」

【正確例子】:

1古人的某些言論猶如不刊之論,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。

2他批判形而上學的文章,堪稱不刊之論。

3這句話真是與天地共存,與日月同輝的不刊之論。

4這些經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論,應該好好地閱讀。

5孔夫子的這句話實為不刊之論,大有道理。

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