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94-196】中學三年級至中學六年級中文科應付文憑考試練習坊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20—290)
【194】
【學習目標】文學常識之辨析
|
【答案】(A)(B)(D)
|
下列是一段有關古典詩歌發展的敘述,其中對處敘述正確的選項是﹕
|
|
「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,先秦時期有北方的《詩經》與南方的《楚辭》,前者句型以
(a)
「」為主,自有莊重之音﹔後者則以帶有
(b)
「」字的語氣詞構句,構成曼妙之調。
(c)
「」五言詩的寫作已臻於成熟,由一群佚名文人所作的
(d)
「」即為此時的代表作。到了
(e)
「」七言詩也日益流行,並漸漸注重聲韻格律。迄唐代繼承前代句型與聲律的實驗成果,終於確立近體詩的規範。」
|
|
(A)
(a) 應填入「四言」 (B) (b) 應填入「兮」 (C) (c) 應填入「西漢末期」
(D)
(d) 應填入「古詩十九首」 (E) (e) 應填入「東漢初期」
|
|
【解說分析】
(C)西漢末期→東漢末期。因為《古詩十九首》經後代學者考證,殆為東漢末期的作品。
(E)東漢初期→南北朝。南朝宋沈約作「四聲譜」,創四聲八病之說,因此詩文的韻律漸漸形成,平仄的
究日益嚴密,唐代近體詩的格律即其遺緒。
|
|
【未來考試趨勢】各項文體的發展及其特色,是國學常識測驗的主流,以往公開考試均曾出現大量出題,日後文憑考試,此類型題目當不會寂寞,同學們宜多下工夫除文體外,其代表作家的風格及作品,亦當一併熟讀。
|
【195】
【學習目標】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、內涵、特質及影響。
|
【答案】(B)(D)
|
孔子認為,良好的道德修養具有普世價值,不受族群、地域的局限。
|
|
下列論語文句,強調此一道理的選項是:
|
|
(A)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
|
|
(B)言忠信,行篤敬,雖蠻貊之邦行矣
|
|
(C)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
|
|
(D)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
|
|
(E)孔子於鄉黨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;其在宗廟朝廷,便便言,唯謹爾
|
|
【解說分析】
(A)孔子的處世態度《泰伯》;
(B)由「雖蠻貊之邦行矣」得知《衛靈公》;
(C)孔子自述其好學不倦《公冶長》;
(D)由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」得知《顏淵》;
(E)不同的語境下,孔子語言表達的方式,風格有所差別。《鄉黨》
|
|
【語譯】
(A)天下政道清明就出仕,政道昏亂就隱居。
(B)一個人說話能夠忠誠信實,行為能夠篤厚恭敬,雖是在異邦,也可行得通。
(C)十戶人家的小地方有天性忠信和我一樣的人,但沒有像我一樣好學的。
(D)如果能當一個君子,認真做事而沒有過失,待人謙恭而有禮貌,那麼大家都樂於和你做朋友,
四海之內的人都像是自己的親兄弟。(E)孔子在家鄉的時候,待人接物的態度,表現得溫和恭謹,
好像不善於言談的人。但是在祭祀和議政的地方,就明白而有條理的發言,不過說話的態度是很
謹慎守禮的。
|
【196】
【學習目標】詞語之辨識與應用
|
【標準答案】(A)(C)(D)(E)
|
「紅色」在民間傳統中具有吉祥之意,如撮合姻緣稱為「牽紅線」,以「紅包」代稱禮金等。
|
|
但與「紅色」相關的詞彙,由於形成時各有背景,運用上也各有慣例,因此「紅」的意義也不一定
相同。
|
|
下列與「紅(赤)」相關詞彙的敘述,正確的選項是﹕
|
|
(A)「紅」可用來指「行情好」,如稱深受歡迎的歌手為「當紅炸子雞」,股價指
止跌回升為「由黑翻紅」
|
|
(B)用「紅」來形容眼睛,有時是亢奮之意,如「歹徒殺紅了眼」﹔有時是讚歎
之意, 如「他的表現令人眼紅」
|
|
(C)「紅顏」在古文中有時指美女,如「衝冠一怒為紅顏」﹔有時則指年少,如
「紅顏棄軒冕,
白首臥松雲」
|
|
(D)由於前蘇聯使用紅色旗幟,因此「赤化」一詞便成為受共產主義支配的代稱,
如「古巴遭赤化」
|
|
(E)西式簿記用紅色字記錄透支賬目,因此「赤字」一詞即指支出超過收入,如
「預算出現赤字」
|
|
【解說分析】(B)「殺紅了眼」的「紅」是指完全泯滅人性,兇殘駭人之意。
|
|
【未來考試趨勢】本題是在考詞語使用時的意義變化。同學們只要平時稍微留意同儕的談話,偶爾看看股市盤面
分析、關心報章雜誌上的國家、世界大事,這類題目便可輕易「答中」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