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49—152】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1—330)
【149】
【學習目標】能理解、辨析作者之論點與作品之旨意。 |
【答案】C |
關於下引文字,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: |
|
子路,人告之以有過,則喜。禹聞善言,則拜。大舜有大焉,善與人同,舍己從人, 樂取於人以為善。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,無非取於人者。取諸人以為善,是與人為善 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。 孟子《公孫丑》 |
|
語譯:子路勇於遷善,人如告訴他有過失,他就歡喜;夏禹聽見人家很好的言論,就虛心拜受;大舜又比這兩人偉大:他不待別人言說,天生就和善人同好惡;並且肯放棄自己的成見,順從公意;喜歡採取別人的長處以為善;從他微賤時從事耕種、燒陶、捕魚等行業,一直到當了帝王,沒有不是採取別人的長處,自己照樣去做的;採取他人的長處為善,正是勸助別人為善。所以君子的美德,沒有比勸別人行善更偉大的了。」 |
|
(A)「大舜有大焉」,「有」同「又」,意謂舜又比子路和禹更偉大 |
|
(B)「子路,人告之以有過,則喜」,子路喜其得聞己過而改之,是勇於改過的表現 |
|
(C)「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,無非取於人者」,「耕稼」謂種田,「陶漁」謂以陶器撈魚 |
|
(D)此章言聖賢樂善之誠,並無人我的區隔,所以,別人的善可以用來充實自己,而自己的善也可施予別人 |
|
【解說分析】: (C)語見孟子 公孫丑上。「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,無非取於人者」是說:「從舜微賤時從事耕種、燒窯、打漁等行業,一直到當了帝王,沒有不是採取別人的長處,自己照樣去做的。」「陶漁」意謂燒窯、打漁的工作。 |
【150】
【學習目標】能鑑賞、比較相同或不同作家、作品之特色與風格。 |
【答案】D |
|
以「也」字為句尾詞,論語、孟子及先秦諸子已多見,宋人散文亦好用之, |
||
其中使用「也」字形成特殊風格而最為後人所稱頌的文章是: |
||
(A)蘇洵 六國論 |
(B)蘇軾 留侯論
|
|
(C)曾鞏 墨池記 |
(D)歐陽脩 醉翁亭記 |
|
【解說分析】:歐陽脩
醉翁亭記一文,從造句方面來看,全用「判斷句」:「……也」來構成全文。 所謂「判斷句」,在古代漢語中,是表示說明、判斷的語氣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形式: 其一是:「……者,……也。」 例如:「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」、「峰回路轉,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」 其二是:「……,……也。」例如:「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。」、 「環滁皆山也。」 由此可以選出答案。 |
||
【151】
【學習目標】字義之辨識與應用之能力 |
【答案】(D) |
下列各組詩歌中,前後都各有一含「來」字的語詞,其中「來」字意義不同的選項: |
|
(A)年皆過半百,來日苦無多/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 |
|
語譯:來:將來 |
|
語譯:大意是說過去的事不可挽回了,將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。 |
|
(B)別來春半,觸目愁腸斷/古來聖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 |
|
語譯:離別以來,春天已經過去一半,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。 |
|
語譯:自古以來聖賢人物都不被人理會,只有那酒徒能夠名聲永垂。 |
|
(C)微雨從東來,好風與之俱/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 |
|
語譯:細雨從東方而來,夾雜著清爽的風。 |
|
語譯: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,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。 |
|
(D)歸來彷彿三更,家僮鼻息已雷鳴/爾來四萬八千歲,不與秦塞通人煙 |
|
語譯: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裏醒了又醉,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。這時家裏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。 |
|
語譯: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,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。 |
|
【解說分析】(A)未來。(B)以來。 (C)到來;由遠到近。(D)回來/以來;「爾來」即「從那時以來」 |
【152】
【學習目標】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|
【答案】 (B) |
|
下列各組「 」內的字,讀音相同的選項是: |
||
甲、因「噎」廢食/抒發胸「臆」 |
乙、「踔」厲風發/精雕細「琢」 |
|
丙、「惴」惴不安/意興「遄」飛 |
丁、太陽「熾」熱/旗「幟」鮮明 |
|
戊、桎「梏」心靈/「痼」疾難癒 |
己、不「屑」一顧/剝「削」勞工 |
|
(A)甲己 (B)乙戊 (C)甲丁戊 (D)乙丙己 |
||
【解說分析】(甲)因噎廢食:因為曾被噎著,而不吃東西。比喻因為出了小問題,而放棄整件重要的事/胸臆:指心中的想法。 (乙)踔厲風發:形容文章議論奮揚,氣勢蓬勃。 (丙)惴惴不安:因恐懼耽憂而心神不定。 (戊)桎梏:束縛。痼疾:久治不癒的疾病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