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76—277】五星級文憑考試綜合語文練習加油站
谷歌網站master曾(共1—330)
【276】
【學習目標】閱讀及鑑賞作品的能力 |
【答案】(D) |
下列詩句,與「安得身如芳草多,相隨千里車前綠」的送別情懷最相近的選項是﹕
|
|
語譯:「安得身如芳草多,相隨千里車前綠。」這是一首送別詩裡的句子,用一路綿延千里的綠草來描述自己的依依不捨:前一句『安得身如芳草多』是說『要怎樣才能讓自己變成像芳草那麼多?』後一句『相隨千里車前綠』則承前句想要化成芳草,是說『可以像車前的綠草般,一路陪伴著你。』 |
|
(A)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 |
|
語譯:渭城的清晨細雨,濕潤了地上的沙土,青青的旅店旁的楊柳在細雨中顯得格外翠綠清新。朋友啊,請你再飲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吧,等西行出了陽關,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。 【愚見】這首詩它飽含着依依惜別的深情,真摯感人而不傷感,富於熱情和浪漫情調,它不僅出色地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摯情,而且成功地表達了人們離別時的一種普遍的心情。 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 「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」,這二句點明送別的時間,地點,環境氣氛。清晨,一場「朝雨」下得不太長,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。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,平日裏車馬交馳,塵土飛揚,而現在,朝雨剛過,天氣清朗,道路顯得潔凈清爽,客舍顯得格外青秀,楊柳顯得格外翠綠。「浥輕塵」的「浥」字是濕潤的意思,在這裏用得很有分寸,顯出這雨潤塵而不濕路,恰到好處,仿佛天從人願,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。客舍,本是羈旅者的伴侶;楊柳,更是離別的象徵。這二句也含蓄地告訴讀者:春雨可以洗凈天地之間的灰塵,卻洗不盡詩人對友人的留戀之意;楊柳之色可以因雨水洗滌而更新,而詩人對朋友的情誼卻會永遠依舊。 「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」,這二句直接寫離別之情,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「酒」中。此時主客彼此可能有許多話要說,由於離別在即,心情複雜,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,因而,飲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。離別飲酒,自不同於久別重逢那樣的痛快酣暢,總不免有些苦澀的味道。但是這一斟一酌,情意卻格外重。詩中「勸君更盡一杯酒」一句即寫出了主客依依惜別的心情。兩人對飲,一杯又一杯,主人總覺得似未盡意,總是勸客人再飲一杯。「西出陽關無故人」,使這杯酒具有極重的分量。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腸。唐代由於國力強盛,對外的交流往來也空前頻繁,因此經常有人「西出陽關」,或出使,或經商。出陽關向西,面對異域山川,風俗不同,語言有別,而且要涉足杳無人煙的大漠,所以將出陽關的入,內心無限淒涼。前來送客的親友自然也懷有同樣的心情。此時的故人之情,較之尋常情況下,彌足珍貴。 「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」,友人的離開是不能避免的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但朋友的情感也是真摯。在無奈之下,詩人也只好「勸君更盡一杯酒」。此時此刻,詩人只好勸朋友再飲一杯酒,以表達對朋友真摯的感情,表達對朋友遠去的一種想念與祝福。然而,詩人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眼前的送別,想到的是朋友遠去後而再無朋友了,「西出陽關無故人。」可以說,這是詩歌情感的凝聚,是詩人對朋友到邊塞後的無限關切和深切感慨。「無故人」,對朋友來說,到了邊塞,就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;對我來說,你走了,我這裏也沒有你這樣的好朋友。在此,暗示着朋友遠去,我們都將會孤獨與孤單。 |
|
(B)請君試問東流水,別意與之誰短長 |
|
語譯:風吹柳絮滿店都是香味,吳地的女子壓好了酒請客人品嚐。 金陵的年輕朋友們都來爲我送行,送與被送的人都頻頻舉杯喝盡杯中的酒。 請你們問問這東流的水,離情別意與它相比究竟誰短誰長? 註釋 1.金陵:我國今江蘇省南京市。酒肆:酒店。留別:臨別留詩給送行者。 2.吳姬:吳地的青年女子,這裏指酒店中的侍女。壓酒:壓糟取酒。古時新酒釀熟,臨飲時方壓糟取用。 3.子弟:指李白的朋友。 4.欲...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:佚名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(726年)。李白在出蜀當年的秋天,往遊金陵(今江蘇南京),大約逗留了大半年時間。開元十四年春,詩人赴揚州,臨行之際,朋友在酒店爲他餞行,李白作此詩留別。 參考資料: 1、 沈熙乾 等.唐詩鑑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3:299 賞析 更多 作者:佚名 柳絮飄飛的時節,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裏,即將離開金陵的詩人,滿懷別緒。駘蕩的春風,捲起了垂垂欲下的楊花,輕飛亂舞,撲滿店中;當壚的姑娘,捧出新壓榨出來的美酒,勸客品嚐。這裏,柳絮濛濛,酒香郁鬱,撲鼻而來,也不知是酒香,還是花香。這麼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畫面,該用許多筆墨來表現。此詩只“風吹柳花滿店香”七字,就將風光的駘蕩,柳絮的精神,以及酒客沉醉東風的情調,生動自然地浮現在紙面之上;而且又極灑脫超逸,不費半分氣力,脫口而出,純任直觀,於此,充分顯示了李白的才華。 “風吹柳花滿店香,... 評解 更多 作者:佚名 很多人寫離別,大多少不了言愁,所謂“離愁別緒”。然而,李白這首詩中連一點愁的影子都不見,只有別意。沈德潛說此詩“語不必深,寫情已足”。詩人正值青春華茂,他留別的不是一兩個知己,而是一羣青年朋友。這種惜別之情在他寫來,飽滿酣暢,悠揚跌宕,唱嘆而不哀傷,富於青春豪邁、風流瀟灑的情懷。 鑑賞 更多 作者:佚名 題解 李白在出蜀當年的秋天,往遊金陵,也就是今江蘇南京,大約逗留了大半年時間。726年(開元十四年)春,詩人赴揚州,臨行之際,朋友在酒店爲他餞行,李白留詩告別。 句解 風吹柳花滿店香,吳姬壓酒勸客嘗。 和風吹着柳絮,酒店裏溢滿芳香;吳姬捧出新壓的美酒,勸客品嚐。“金陵”,點明地屬江南,“柳花”,說明時當暮春。這是柳煙迷濛、春風沉醉的江南三月,詩人一走進店裏,沁人心脾的香氣就撲面而來。這一“香”字,把店內店外連成一片。金陵古屬吳地,遂稱當地女子爲“吳姬”,這裏指酒家女。她滿面春風,一邊... |
|
|
|
(C)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 |
|
|
|
語譯:錢。 譯文及註釋 更多 作者:佚名 譯文 其一 黃昏的落日使千里浮雲變得暗黃;北風勁吹,大雪紛紛,雁兒南飛。 不要擔心前方的路上沒有知己,普天之下還有誰不知道您呢? 其二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,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。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,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。 註釋 董大:指董庭蘭,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 。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,故稱“董大”。 黃雲:天上的烏雲,在陽光下,烏雲是暗黃色,所以叫黃雲。曛
:昏暗。白日曛,即太陽黯淡無光。 ... 鑑賞 更多 作者:佚名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,那些悽清纏綿、低徊留連的作品,固然感人至深,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、出自肺腑的詩作,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,堅強信念,爲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。高適的《別董大二首》便是後一種風格的佳篇。 這兩首送別詩作於公元747年(天寶六年),當時高適在睢陽,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。盛唐時盛行胡樂,能欣賞七絃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。崔珏有詩道:“七條弦上五音寒,此藝知音自古難。惟有河南房次律,始終憐得董庭蘭。”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,到處浪遊,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。但在這... 創作背景 更多 作者:佚名 公元747年(唐玄宗天寶六年)春天,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,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。是年冬,與高適會於睢陽(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),高適寫了《別董大二首》。 |
|
(D)唯有相思似春色,江南江北送君歸 |
|
|
|
語譯:渡口楊柳依依,行客稀少, 艄公搖起槳駛向臨圻。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樣, 從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。 註釋 ⑴沈子福,作者的朋友,生平事蹟不詳。《全唐詩》作沈子。歸又作之。 ⑵罟(gǔ )( 古)師:漁人。此指船伕。 ⑶臨圻(qí):近岸之地,此指江東岸。 鑑賞 更多 作者:佚名 王維大約在公元740、741年(開元二十八、二十九年)知南選,至襄陽(今屬湖北)。他集子裏現存《漢江臨眺》、《曉行巴峽》等詩,可見他在江漢的行蹤不止襄陽一處。沈子福,事蹟不詳。長江從九江以下往東北方向流。江東,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。看詩題和頭兩句的意思,這詩當是作者在長江上游送沈子福順流而下歸江東之作。 王維這首送別之作意韻悠長,風神搖曳,綿邈蘊藉。飽含勸勉,一敘理想抱負之情。詩的開篇直接入題,描寫送別情形。渡頭是送客之地,楊柳是渡頭現成之景,景中卻蘊含深情:“柳”與“留”同音,唐人有折柳... |
|
【解說分析】設題﹕頗有「天涯比鄰」、「牽攣乖隔」之意,與(D)之詩意相似。 (A)表達與老友殷殷惜別的深濃情意 (B)表達與友人別意依依深長 (C)鼓勵友人勇於到遠方闖天下 |
【277】
【學習目標】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|
【答案】(A)(B)(D)(E) |
今日常用的語詞,有些是出自古典小說或戲曲故事,如「空城計」即來自 《三國演義》。 |
|
下列文句「」中語詞,與其後出處搭配正確的選項為: |
|
(A)我最喜歡當「紅娘」了,我來介紹你們認識吧/《西廂記》 |
|
(B)他「過五關斬六將」,終於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冠軍/《三國演義》 |
|
(C)歷史告訴我們,吏治不清之時,人民會「揭竿起義」/《水滸傳》 |
|
(D)放心,任憑他怎麼油滑,也「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」/《西遊記》 |
|
(E)這次到了巴黎,真可說是「劉姥姥進大觀園」,大開眼界/《紅樓夢》 |
|
【解說分析】: A「紅娘」首見於唐元稹所著之傳奇《鶯鶯傳》,為崔鶯鶯的婢女,撮和崔鶯鶯與張生二人;王實甫《西廂記》即改編自此。 B「過五關斬六將」語出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七回,本指關羽護送劉備二夫人尋找劉備,因無曹操的通行令,所以一路上遭到守關將領的攔截。關羽途經關隘五處,斬將六名,後終與劉備相遇。 C「揭竿起義」本指秦末陳涉、吳廣倉促起義,反抗暴秦的史事,見《史記‧陳涉世家》。 D「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」典故出自《西遊記》,意謂無法逃離他人的控制。 E「劉姥姥進大觀園」出自《紅樓夢》,指對事事感到新奇,或嘲笑人沒見過世面。劉姥姥是一詼諧人物,曹雪芹透過她的三進三出,看出賈府的滄桑變化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