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

179谷歌網站 【中學生容易誤解成語剖析】系列(3)11—15共有超過320例

 

179谷歌網站

【中學生容易誤解成語剖析】系列(311—15共有超過320

成語是「形式」和「內容」都非常固定的現成用語,有其整體意義。

「理解」成語時要注意其意義的整體性,不要將結合成語的每個「語素」簡單相加,而要透過字面「從整體上把握」,尤其是一些特殊「語素」,更要注意其「古義」,不要想當然地按「現代漢語」的意義去理解。

為了充實知識儲備,提升語文判別能力,筆者搜集了近年來全國各地數百份高考語文模擬試卷,從中篩選出以下300多例容易「望文生義」令中學生錯誤解讀的成語,提供輔導:


11

不孚眾望(bù fú zhòng wàng

「不孚眾望」是成語,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符合大家的期望。

孚:使人信服。屬貶義詞。

『孚眾望』:受眾人信服。

「不孚眾望」:沒有使群眾信服。

出處茅盾《蝕·動搖》四:「他查複的公文,我也看見了,只說你不孚眾望,

其餘的事,一概沒提起。」

【詞義辨析】:

1「不負眾望」與「不孚眾望」

「不負眾望」: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,屬褒義。

「負」是「辜負」的意思。

「不孚眾望」:沒有符合大家的期望,貶義。

這兩個成語意思完全相反;

不過,「不孚眾望」改動「一字」變為「深孚眾望」,則意思與「不負眾望」一致。

【例句】1

在十四屆亞運會女子100米蛙泳比賽中,名將羅雪娟「不負眾望」(深孚眾望),以10684的成績刷新了亞洲紀錄,並且為中國隊再添一金。

【例句】2

這次競選,他因為做了傷害大家的事,「不孚眾望」而落選,

沒能當選學生會主席。

【錯判例子】:在球迷的呼籲下,教練使用了巴喬,他在球場上果然「不孚眾望」,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。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孚眾望」形容沒有令群眾信服(孚:使人信服)。

而上句例子卻誤解為:「不辜負眾人的期望」。

 

 

12

不贊一詞(bù zàn yī

「不贊一詞」是成語;形容文章寫得很好,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。

也指一言不發。

出處1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「至於為《春秋》,筆則筆,削則削,子夏之徒,不能贊一辭。」

【詞義闡述】:

筆則筆: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。

削則削:應該刪掉的一定刪掉。

「筆」,記載的意思。

「削」,刪除。

古代用竹簡記載文字,有所「更改」就用書刀刮削,所以稱為「筆削」。

後來用作請人修改詩文的敬稱。

根據《唐.韓愈.讀荀》記載:「孔子刪詩書,筆削春秋,合於道者著之,

離於道者黜去之。」

出處2魯迅《吶喊·頭髮的故事》:「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,不贊一詞,他獨自發完議論,也就算了。」

【錯判例子】:儘管他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出色,但教練不僅「不贊一詞」,

還總是鐵青着臉,這使他感到很是意外和失望。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贊一詞」是指文章寫得好,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

(贊:添加)

也指一言不發。

例句誤將「贊」理解為「讚揚」,將該成語錯解為:「不說一句讚揚的話」。

 

 

 13

不堪設想(bù kān shè xiǎng

「不堪設想」是成語,形容對即將要發生的事不敢想像,並指預料事情會發展到很壞的地步。

出處清·曾國藩《复吳南屏書》:「縱使十次速滅,而設一次遷延,則桑梓之患,不堪設想」

【詞義闡述】:

「桑梓」:

家鄉的桑、梓:古時經常栽種在家宅旁邊的樹木,代稱故鄉。比喻故鄉。

「患」:

1憂慮:患得失。憂患。

2災禍:患難。禍患。隱患。防患未然。

3害病:患病。患者。

【錯判例子】:極端個人主義者總以為人都是為自己的,在他們心目中,那些捨己為人、公而忘私的行為是「不堪設想」的。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堪設想」是指事情的結果不能想像,很大可能會發展到很壞或很危險的地步。

例句卻把它誤解為「不可想像,不可理解」的意思了。

 

 

14

不足為訓(bù zú wéi xùn

「不足為訓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不能當作範例或法則。

出處清·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「孝琪的行為雖然不足為訓,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,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。」

【人物闡述】:

「定庵」即龔自珍(1792-1841年)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

他自幼學習「漢學」,曾經跟從外祖父、著名「漢學家」段玉裁學習「文字學」,後轉而研究「經世學問」和「今文經學」,擅長詩詞文章。

1【經世學問】:經世之學即治國之道,治民之術,廣義而言,一切以治國治民、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問,都是經世之學。

具體來說,包括政務、財政、教育、科舉、禮制、刑法、工程、屯田、水利、

鹽政、軍事、天文、地理、農田等實務,既講求施政功效,又謹守「儒家」以民為本、為民立政的信念。

2【今文經學】:今文經學,漢代經學一派,與古文經學相對應,主要特點是加入大量的占卜、陰陽學說,提倡天人感應,以符合當時的需要,

被列入「學官」,成為正統。

而古文經學不斷對其發動挑戰,到漢朝滅亡和南北朝時期「玄學」興起時期,今文經學逐漸衰落,直到清代;

隨著「樸學」興起和「社會改革」的需要,「今文經學」被重新發現;

主要代表人有康有為。

※【錯判例子】:這樣的小錯誤對於整個題目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

「不足為訓」的,我們決不能只糾纏於細枝末節而忘了根本的目標。※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足為訓」不能當做典範或法則;

(訓:準則)。

例句被誤解為:「不足以成為教訓」。

 

 

15

不足掛齒(bù zú guà chǐ

「不足掛齒」是成語,意思是表示不值得一提。

出處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「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,何足置之齒牙間?」

【錯判例子】:石景山區開辦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學校,招收了126名新生,但這對8萬多名打工子弟來說,實在是「不足掛齒」。

【理解分析】:「不足掛齒」表示不值得「一提」,含「輕視」或

表示「自謙」之意。

例句被誤解為:「數量太少」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