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1谷歌網站
【中學生容易誤解成語剖析】系列(5)21—25共有超過320例
成語是「形式」和「內容」都非常固定的現成用語,有其整體意義。
「理解」成語時要注意其意義的整體性,不要將結合成語的每個「語素」簡單相加,而要透過字面「從整體上把握」,尤其是一些特殊「語素」,更要注意其「古義」,不要想當然地按「現代漢語」的意義去理解。
為了充實知識儲備,提升語文判別能力,筆者搜集了近年來全國各地數百份高考語文模擬試卷,從中篩選出以下300多例容易「望文生義」令中學生錯誤解讀的成語,提供輔導:
(21)
春意闌珊(chūn yì lán shān)
「春意闌珊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春天就要過去了。
闌珊:將盡,將衰。
出處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:「簾外雨潺潺,春意闌珊。」
【詞義闡述】:
《浪淘沙令·簾外雨潺潺》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。
這首詞作於李煜被囚汴京期間,抒發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排遣的失落感,
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。
全詞語言清澈自然,明白如話,情真意切,哀婉動人,
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,
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。
【《浪淘沙》】語譯:
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,濃郁的春意又要凋殘。
羅織的錦被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。
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,才能享受片時的歡娛。
獨自一人就不要在太陽下山時在高樓上倚靠欄杆遙望遠方,因為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,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。
離別它是容易的,再要見到它就很艱難。
像流失的江水、凋落的紅花跟春天一起回去,今昔對比,一是天上、一是人間。
※※※
【錯判例子】:初春的校園,篝(營)火晚會上,大家陶醉在這「春意闌珊」的氛圍中,有的在唱着,有的在跳着,有的在談着……。
歡樂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。
※※※
【理解分析】:「春意闌珊」用來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
(闌珊:將盡,將衰)。
例句被誤解為:「春意正濃」。
(22)
觸目驚心(chù mù jīng xīn)
「觸目驚心」是成語,意思是看見某種嚴重情況而內心震驚,形容事態嚴重,
引起轟動,也寫作「怵目驚心」。
出處唐·韓愈《昌黎集·貞曜先生墓誌銘》:「及其為詩,觸目驚心。」
※※※
【錯判例子】:雜技演員在空中飄來盪去,瀟洒自如,一個個驚險刺激的動作讓人感到「觸目驚心」。
※※※
【理解分析】:「觸目驚心」也作「怵目驚心」,意思是看到某種「嚴重」的事故情況,引起內心的「震動」;多含貶義。
例句誤解為:「看到驚險刺激的動作而驚心動魄」。
(23)
充耳不聞(chōng ěr bù wén)
「充耳不聞」是成語,意思是塞住耳朵不聽。
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。
出處清·無名氏《官場維新記》第九回:「這裡袁伯珍只裝作充耳不聞,
一面出了告示,按戶收起捐來。」
※※※
【錯判例子】: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,連接近身旁的聲音也都「充耳不聞」。※※※
【理解分析】:「充耳不聞」形容塞住耳朵不聽外來的聲音,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。
不能理解為:「甚麼聲音都聽不見」。
(24)
大快人心(dà kuài rén xīn)
「大快人心」是成語,意思是指壞人受到懲罰使人感到非常痛快。
出處明·許三階《節俠記·誅佞》:「李秦授這廝,今日聖旨殺他,大快人心;
兄請正坐了,就決了他,使小弟得以快睹。」
※※※
【錯判例子】:最近,老王的女兒考上了公務員,兒子考上了大學,下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。老王樂得合不攏嘴:這真是「大快人心」啊!
【詞義闡述】:
「正坐」:
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種,又稱「跨鶴坐」,通稱「跪坐」。
古漢語中,臀部接觸腳跟為「坐」,特指正坐;
挺直上身而不著腳跟為「跪」;
跪而聳身挺腰為「跽」。
正坐時,雙膝應併攏著地,臀部壓足,雙手放在腿上。
「正坐」:
是宋代以前的中國人正式的坐姿,其起源至少可追溯至商代,後來傳到朝鮮、日本、越南、琉球等地。北宋以後,椅子在民間普及,中國人徹底改變了席地正坐的習慣。而日本、朝鮮的正坐傳統則保存至今。
※※※
【理解分析】:「大快人心」是指「壞人壞事」受到「懲罰或打擊」,使大家非常痛快。
不能用於「一般的好事」。
(25)
大方之家(dà fāng zhī
jiā)
「大方之家」是成語,意思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,
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。
出處《莊子·秋水》:「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。」
※※※
【錯判例子】:告別時,他非要送我幾件高檔衣料不可,真是「大方之家」。
※※※
【理解分析】:「大方之家」泛指見多識廣,學問深厚的人。
不能理解為:「慷慨大方的人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