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我們的目標:
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「地道」的普通話。
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「地道」的廣東話。
|
|
(4771)普通話說:絕處逢生(jué
chù féng shēng)
|
解說:
絕處逢生是漢語成語,形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找到希望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:「喜得絕處逢生,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大步檻過
大步laam3過檻之laam3正寫「檻」,「檻」由名詞變動詞,由俾人跨過之門檻,引申為跨過,然未有古典用例可援,大步躐過指度過難關,脫離危險
大步=一大步
檻過=跨過 意思:慶幸避過了災害,逃過了劫難。 |
|
(4772)普通話說:暴殄天物(bào tiǎn tiān wù)
|
解說:
暴殄天物是一個成語,意思是指殘害、滅絕天生自然資源。後指任意糟蹋東西,不知愛惜。
暴:損害。殄:絕,後指任意糟蹋東西、不知愛惜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嘥料
(「嘥」本字「㩄」:散失、浪費、耗費的意思。料:材料。因不懂得某樣東西的價值所在,而丟棄浪費,唔識寶)
|
|
(4773)普通話說:乖僻邪謬(guāi pì xié miù)
|
解說:
乖僻邪謬是漢語成語,意思是性格古怪孤僻,不近人情。
乖:乖張,不順;僻:孤僻。指性格古怪孤僻,不近人情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騎呢
(本字應為「奇離」形容行為、性格、相貌古怪)
|
|
(4774)普通話說:偷工減料(tōu gōng jiǎn liào)
|
解說:
現也指做事圖省事,馬虎敷衍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慳皮
(慳:節省、節約;皮:皮費。慳皮即節省本錢,亦有偷工減料的意思)
|
|
(4775)普通話說:簾窺壁聽(lián kuī bì tìng)
|
解說:
簾窺壁聽是一個漢語詞語,是指竊聽與偷看。
布簾;窺:偷看;壁:牆壁;聽:偷聽。指竊聽與偷看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射哩眼
(射哩眼,斜視。引申為偷看、竊聽)
|
|
(4776)普通話說:心浮氣躁(xīn fú qì zào)
|
解說:
心浮氣躁是成語,形容人性情浮躁,做事不踏實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喉唫(琴)
(喉:嗓子;唫:口急;引申為人性子急以致做事無秩序,做到亂七八糟)
|
|
(4777)普通話說:念念不忘(niàn niàn bù wàng)
|
解說:
念念不忘是漢語成語。指對某物的思念之情從不改變。
念念:時刻思念著。形容牢記於心,時刻不忘。念念:一遍遍地思念;時刻思念;永不忘記。
出處1《朱子全書·論語》:「言其於忠信篤敬,念念不忘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心思思
(心中總是想著某事,對某事念念不忘)
|
|
(4778)普通話說:神魂顛倒(shén hún diān dǎo)
|
解說:
神魂顛倒是成語,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
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
出處:明馮夢龍《醒世恆言陸五漢硬留合色鞋》:「神魂顛倒,連家裡也不思想。」
【成語辨析】:神魂顛倒和“顛三倒四”都可以形容人“神思恍惚;失去常態”。
但神魂顛倒經常用來形容人的神智;語義範圍較小;
而“顛三倒四”既可形容人的神智;也可以形容人說話做事錯亂;沒有條理;語義範圍較大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暈曬浪
(原指暈船,引申為對某事物入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)
|
|
解說:
彀:張滿弓弩,引申為圈套。指設置圈套、暗藏機關來捉弄人。
出處 明·陳汝元《紅蓮債》第二折:「我這裡設彀藏鬮,你那裡裝聾作啞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扭計師爺
(扭計:頑皮、不馴服、耍心眼、算計人,扭計師爺即專門算計捉弄人的人)
|
|
(4780)普通話說:不著四六(bù
zhe sì liù)
|
解說:
北京地區有個損人的話叫“不著四六”,意思通常是指某人講話信口開河,做事不著調、沒頭沒腦、沒邊兒沒沿兒;
或說某人太呆傻,簡直木頭腦袋,連起碼的道理也不懂。
“不著四六”在有些地方也說成“四六不懂”、“四六不分”、“四六不通”等。
這中間的“四六”究竟是指什麼呢?這裡有幾種有趣的解釋。
【解釋一】筆劃說:
中國古代崇拜天地,人是天地所生所養;重要日子都要崇奉祭祀“天地君親師”,
以“天、地、父、母”為至親,其中天為父,地為母。
“天”字與“父”字都是“四劃”,“地”字與“母字”都是“六劃”。所以說“四六不懂”,便是上不知天,下不知地,為人不知父母。(本人覺得這個解釋有點不著四六,況且“母”字應該是五劃。)
【解釋二】《易經》說:
《易經》卦辭有“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”,
把《易經》用於風水命相時,“六爻”便是工具,是卦象演化的方法,既可以指從下向上排列的六個陰陽符號的組合,也泛指借用這種組合進行占卜的方法。
“四六不懂”便是不懂“四象”和“六爻”,就是不懂《易經》,《易經》不懂,這個世界就甚麼都不懂嘍。
【解釋三】“四書六經”說:
“四書六經”是指儒家的經典著作,《四書》即“大學”、“中庸”、“論語”、“孟子”;
《六經》即“詩經”、“尚書”、“禮記”、 “周易”、“樂經”、“春秋”。
據說由於焚書坑儒的緣故,“樂經”後來亡佚了,故此現在通常說《五經》。
“四六不懂”便是不懂“四書”和“六經”,指那些不讀書、不講道理、言行粗魯的人,或是讀書不求甚解、還自以為是的傢伙。
【解釋四“】駢文說:
駢文是一種文體,全篇以雙句為主,注重對偶聲律,多以四字、六字相間成句,故又稱“四六文”,也稱“駢體文”、“駢儷文” 、“駢偶文”或“駢四儷六”。
駢文起源於漢末,形成於魏晉,盛行於南北朝,由於遷就句式,堆砌辭藻,往往影響內容表達。唐初的韓愈、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,駢文漸衰。
“四六不懂”便是不懂駢文,大概是指沒有知識、沒有學問吧。
【解釋五】“四清六活”說:
成語“四清六活”的意思:一般是形容人機靈幹練。
其中的“四清”,指的是眼耳鼻舌的四個感官感覺分明;
其中的“六活”,指的是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六種技藝運用靈活。
“四六不懂”便是指達不到“四清六活”,也就是愚笨糊塗的人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傻更更
|
|
(4781)普通話說:糊裡糊塗(hú lǐ hú tú)
|
解說:
糊裡糊塗是成語,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。
糊裡;不明事理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懵盛盛
(懵然不知,糊糊塗塗的樣子)
|
|
(4782)普通話說:針芥相投(zhēn jiè xiāng tóu)
|
解說:
針芥相投是成語,意思是相互投契:好像磁石引針,琥珀拾芥。亦作「針鋒相投」
出處1《三國志·吳志·虞翻傳》:「虞翻字仲翔,會稽餘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《吳書》:“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針。」
出處2明·明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「其機鋒作用真可與侄女針芥相投,只怕這樣人一時也尋不出來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啱牙
(啱:合適;牙:牙齒,引申為器物之間的接合處。形容人與人之間投契,合得來)
|
|
(4783)普通話說:其奈我何(qí nài wǒ hé)
|
解說:
其奈我何是成語,意思是能把我怎麼樣。
奈:如何。能把我怎麼樣?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吹呀?!/ 吹漲
意思是:你奈不了我幾何?
|
|
解說:
為了跟人接近或把尷尬的局面敷衍過去而找話說。亦作“搭赸”。
出處1《紅樓夢》第三四回:「晴雯道:'或是送件東西,或是取件東西,不然,我去了,怎麼搭赸呢?」
出處2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八回:「直隸總督此來,原想預先托個人情的;後見話不投機,只好搭訕著出去。」
出處3魯迅《吶喊·藥》:「華大媽似乎有些不高興;但又立刻堆上笑,搭赸著走開了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搭嗲 / 插咀
|
|
解說:
鐺: 意思
1、烙餅或做菜用的平底淺鍋:餅鐺。
2、溫器:酒鐺。茶鐺。
形容生活極端奢侈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洗腳唔抹腳
意思是過份用錢而不節儉。
|
|
解說: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呃 / 老作 / 作大 / 吹水 / 講大話
|
|
(4787)普通話說:啞口無聲(yǎ kǒu wú shēng)
|
解說:
啞口無聲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。同“啞口無言”。
出處《再生緣》第三九回:「話說孟夫人聽了這些言語,只氣的啞口無聲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擘大個口得個窿
|
|
(4788)普通話說:話不投機(huà bù tóu jī)
|
解說:
話不投機是成語,意思是話說不到一起。
投機:意見相合。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同佢傾唔埋欄 / 同佢無計傾
|
|
解說:
默:沉默;守:遵守,保持。
出處《三國志·蜀書·劉巴傳》:「又自以歸付非素,懼見猜嫌,恭默守靜,退無私交,非公事不言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粒曬水 / 粒水都無 / 粒聲都無
(意思指該人沉默不說話。)
|
|
解說:
出處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「置猨檻中,則與豚同,非不巧捷也,無所肆其能也。」
出處三國·魏·曹植《名者篇》:「連翩擊鞠壤,巧捷惟萬端。」
|
廣東話應該這樣說:醒爬 / 轉數快 / 話頭醒尾
|
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
|
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
90谷歌網站【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】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